第1部分(第3/4 页)
日。
进入月宫后,她发现自己的身体有了变化。她的个子变得很矮,肚子相对凸出,腰部向左右扩张,身躯上下受到重大压力而愈来愈扁平。
最后,她的头颅甚至没入双肩之中,嘴巴左右裂开,一双眼睛凸出,而且奇大。同时,皮肤变得黝黑无比,浑身更长满偌大的疙瘩。
——我的妈哟!
她惊叫起来。不过,她无法听到自己说话的声音,传到耳朵里的,只是发自喉咙深处咕噜咕噜的声音而已。
想活动一下身体,身体却不听使唤。这也难怪,原来她已变成一只丑陋无比的蟾蜍了。
这个神话颇令人玩味。背叛丈夫的妻子,受到诅咒变成蟾蜍——这样的想法不是挺有趣吗?“蟾蜍”的联想大概是由凹凸不平的月球表面而来,事实上,她也可以用任何丑陋动物来替代吧?
这件事情发生后,“嫦娥”成了月亮的别名。
后来,男人看到月亮就会想起嫦娥的故事,并且提醒自己两件事情:即使看到空中有九个太阳出现,也千万不可逞能用箭射落;而得到灵药时,更不可做出交给女人保管的傻事。
虽然这个启示已经传承几千年,遗憾的是,世上男人并未因此而变得聪明些。
后羿的遭遇实在令人同情。
他不但无法升天,连长生不死的机会都被剥夺了。
等在他面前的是死亡,而且他死得非常凄惨。
有句话说:“杀羿者是逢蒙。”
逢蒙是后羿的弟子,同时也是属下。逢蒙的箭术受教于后羿,出师后,他的技艺在世上已达仅次于后羿的程度。一心想成为天下第一弓箭手的他,起了杀害后羿的念头。
他想用箭射杀后羿——但一度失败,后来改用桃木棍棒打死后羿,终于达到目的。
()
前面那句话的含义是:“养狗反被狗咬。”
实际上,有关后羿的故事的意义,比这个解释更为深刻。它给我们最冷彻的启示是:无论何种技艺,为人师者的最大敌手是自己的弟子,稍有疏忽大意,自己的地位随时会被取而代之。就弟子的立场而言,师父永远是非打倒不可的首要目标。
《孟子》中对后羿的故事,抱持相当严厉的批评态度:没有眼光,选择了背师之徒为弟子,因此,后羿可谓咎由自取……
孟子的批评确实有一番道理。
这个故事不是充满着人性弱点吗?我们从中触及活生生的人性。“中国神话富于人性”——这是例证之一。
嫦娥面对由西王母处得到的两颗灵药沉思良久——这个情景不也可以大大发挥用来作为现代戏剧的题材吗?
中国的传统历史,一般皆以三皇五帝作为开端。
《十八史略》同样地开宗明义列出三皇五帝之名。
三皇——伏羲、神农、燧人
五帝——黄帝、颛顼、喾、尧、舜
由于三皇五帝属于神话时代,所以在名称上也众说纷纭。司马迁甚至不提三皇,直接以五帝作为记述《史记》的开始。
神话或传说都有一个奇妙法则,那就是:越古老的东西,越令人感到新鲜。
人类智慧随时代不断在进步,记载下来的历史日益呈满档状态,所以,“创造”出来的新鲜而有趣的故事,实在不容易找到合适的时段安插进去。由于上古时代之前的历史是一片空白,所以,最好的方法是把故事背景设在该处。
后羿的故事倘若发生在夏王朝时代,那就比发生在尧帝时代更为新鲜了。也就是说,这个故事的时代背景因较为清楚,便不易取信于人。
《春秋战国——戈马钟鼓杀与盟》第一部分(4)
总之,这是个充分展现人性的故事。
彻底执行任务的态度、微妙的人情问题、男女之间的纠葛、无穷欲海、信义与背叛、死亡的恐惧、师徒之间的无情对立…… 一言以蔽之,这个故事可谓蕴含日后所有中国历史的百态!
这是我把这个故事放在小说开头的缘故。
让纣王堕落到人人恨之入骨的地步吧!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周公想到利用女人的方法。因为纣王是个以酒色为无上之乐的人。
据说,有苏氏有一美女。
她的美貌足以使任何男人为之神魂颠倒。
这个风声传到位于遥远西方的周国。
那是殷商王朝末期,公元前1030年前后的事情。周是纣王之下的强势诸侯之一,当时正在名君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