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9部分(第2/4 页)
个德国拥有挑战帝国的实力。
也就是说,就算获得了胜利,帝国也不可能继续搞殖民统治,更不可能把所有对手都打会原始时代。在与德国的竞争中。如果唐帝国失去了其他国家的支持,那么就将掉入下一个轮回,再次成为世界所有国家与民族的敌人,也许要不了几十年,帝国就将输掉下一场战争。
薛希岳意识到了这个危机,而施鼐兴也早就看出了这一点,因此才有了“施鼐兴计划”才有了帮助其他国家,特别是战败国恢复经济的计划。可问题是,不管是哪个国家,其军事实力绝不能对帝国构成威胁,这是帝国的底线。而对于俄罗斯这种与帝国接壤,而且国土辽阔。
人口众多,又有着与帝国敌对历史的国家,就更不能让其获得能够对帝国构成威胁的军事实力。
控制一个国家军事力量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控制这个国家的经济,特别是工业。世界上不缺乏经济发达。但是军事实力却一般的国家,而究其原因,都是因为没有足够强大的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比如,现在被帝国与波斯联合控制的南亚地区,就有着发达的农业,而且以经济农业为主,人均收入都不算低,可是因为没有工业,甚至连获得独立的机会都没有。
施鼐兴不会不知道这一点,而他提出的俄罗斯经济振兴计划中,对工业的规划就相当详细,甚至详细到了建立什么样的工厂,在哪些地方建立多少工厂,需要修建多少基础设施,以及预算投入多少等等。当然,这套计划有着明显的俄罗斯特征,可以说,是一套专门针对俄罗斯的工业发展计划。
俄罗斯有着独特的自然与地理环境。首先是天气因素的影响非常大,以往,俄罗斯的主要产量区是黑海北面的乌克兰大平原,而现在乌克兰是波斯的占领区。而在唐帝国占领区内,只有伏尔加河下游,以及粱赞州比较适合发展农业,而且都因为天气寒冷,不适合发展经济农业,生产出来的粮食甚至不足以养活所有的俄罗斯人。
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在俄罗斯是不可能发展建立在农业。畜牧业,甚至林业基础上的工业的。比如仿织业,造纸业。食品加工业这些都最多只能满足俄罗斯本国的需求。而不可能成为俄罗斯的工业主体。
相反,俄罗斯并不缺乏矿产。而且以矿产丰富而闻名。在黑海以及南部里海地区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乌拉尔山西面有着丰富的钢铁,煤炭资源。另外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硫磺等矿产资源也相当丰富。这正是俄罗斯发展工业的基础。
历史上,自从彼得大帝之后,俄罗斯就相当重视发展重工业,在两次大战期间,俄罗斯的重工业更是得到了飞速发展,可以说,正是如此,俄罗斯才在战争中坚持了那么多年。不然早就战败了。可问题是。
重工业本身就是军事工业的基础,如果放任俄罗斯发展重工业的话,那么俄罗斯就会建立起军事工业。到时候就会成为新地威胁了。
在施鼐兴地规划中,就明确提到了限制俄罗斯发展军事工业,同时控制重工业的发展。以矿业为主,重工业为辅。加上适当的引导民用工业。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地工业体系,从而使俄罗斯拥有自给自足的工业生产能力。
这其中就不得不提到“施鼐兴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就是通过经济振兴将两个。或者是多个国家地经济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经济共同体。而俄罗斯与帝国接壤,可以在帝国经济结构中扮演一个辅助角色,并且起到重要的作用。
比如,当时施鼐兴就已经提到,利用俄罗斯的矿产资源加快帝国西北部地区地开发速度。形成一个以帝国西北部地区为核心。囊括西面的俄罗斯,南面的南亚地区,西南面地波斯帝国,以及东南面的帝国中心地区的大经济圈。而在这个经济圈中,俄罗斯将扮演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供应者的角色。
发展一个新的经济圈,这绝对是规模庞大的工程,不说别的,帝国东南沿海地区地经济圈就用了数百年的时间才有今日的规模。虽然在经济危机之后。政府干预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推进新兴经济圈的发展速度,比如当时帝国在伊犁河谷建立的农业经济圈就只花了十多年的时间,使其成为了帝国重要的粮食,以及经济农作物产区。其出产的棉花占到了帝国棉花总产量的四成以上,而出口的其他经济类作物也给该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可问题是,如果要真的建立一个完善的工业经济圈的话,那绝对是一笔相当巨大的投入。
当时,施鼐兴提出的计划已经得到了首相的支持,因为在战后,帝国必须要尽快完成经济转型,比如将工业重点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