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 页)
性地模仿,攻击竞争者最薄弱之处。具体做法,以低价多样产品取代进口产品。
策略三:寻找避免被挑战的位置,确保产业生态位置。产品选择从电视机旋钮改做电子游戏机电脑配件。
策略四:设定价格,创造效用,为顾客增加更多的价值,改变产品或市场性格。具体的做法,发展模具技术,确定重点客户。
反观大陆中小企业的发展坎坷颇多,这种坎坷主要来自定性不够,往往急躁冒进、急功近利。主要表现是:在发展战略上,热衷于资本运作,在实力不够和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实行多元化;在竞争策略上,往往重视抓机会、抓机遇,而不愿在产品和管理上下笨工夫;在经营环节上,重规模生产,轻品牌塑造;在营销环节上,高度迷恋广告战和频繁地进行价格战;在资源配置上,以终端取胜,把宝全部押在市场销售上;在研发环节上,舍不得投入,以致缺乏核心技术等等。最终因为一个决策失误导致企业失败,或者缺乏核心竞争力,不能长期发展。
富士康成长史(1)
1974年:2月20日,“鸿海塑胶企业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金万元人民币。
1975年:更名“鸿海工业有限公司”,生产电视机高压阳极帽组。
1976年:工厂迁址台北板桥中山路,资本额增至万元人民币。
1977年:资本额增至50万元人民币。
1978年:资本额150万元人民币,成立塑胶模具制造及开发部门
1979年:建立标准生产线。
1980年:扩充中和连城路厂,生产家用电器零组件,成立化学电镀部门。
1981年:引进日本CNC/EDM设备,提升模具精密度,成功开发连接器产品。
1982年:正式更名为“鸿海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进入电脑用线缆装配领域,首度在土城中山路买下自己的厂房。
(续)
1983年:开发电脑连接器,正式全面进入电脑领域。
1984年:成立金属电镀单位,购买美国全自动选择性电镀设备及检测设备。
1985年:创“FOXCONN”富士康品牌,名列《天下》杂志台湾制造企业1000强。
1986年:买下土城“虎跃厂”土地,成立对日工作小组,引进海外技术,引进瑞士连续高速冲压机床,成立资讯中心。
1987年:虎跃厂一期开工,总面积7260平方米,购买美国自动化装配研发连接器及缆线测试自动化,投资2500万元,购入48部第四代电脑自动化伺服塑胶射出成型机
1988年:营收突破亿元人民币,在深圳西乡设立海洋厂,台湾地区员工增至1000人,购入CAD/CAM系统。
1989年:实施企业电脑自动化管理,1000强排名第294位。
1990年:最大电脑公司惠普首度来公司进行品管评鉴。
1991年:鸿海精密在台湾上市,代号为2317。
1992年:AMP告鸿海美国子公司专利侵权
1993年:正式成立法务部门,内地签约深圳龙华科技园,江苏昆山厂成立。
1994年:转投资立卫、陇华等电子公司,开发AN、AT等多种产品。
1995年:虎跃厂第三期扩厂,转投资欣兴、联电等公司,开发L/PMCA、SCG、RF等多项产品,营收超过25亿元人民币。
1996年:“机壳事业群”成立,开始量产,并迈入准系统,投资鸿扬创投,转投资硅丰股份,深圳龙华工业园正式投入使用。
1997年:成立热传产品事业处、环工电镀发展事业处,成立材料测试试验中心。
1998年:设立苏格兰据点,进入美国《商业周刊》科技100强排名。
1999年:首次发行GDR募集资金,创下10%溢价发行的企业海外募资纪录,正式于爱尔兰设厂,被《亚元》杂志评选为台湾地区最佳经营企业。
txt小说上传分享
富士康成长史(2)
2000年:发行海外无担保可转换公司债8600万美元,宣布“凤凰计划”,投入光通信,进入手机代工领域。
2001年:成为台湾地区第一大民营制造企业,IntelPentum4CPU的连接器Socket478领先全球量产,获英特尔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