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部分(第1/4 页)
常嬷嬷叹了口气:“原先在老家时,跟着位乡下的老秀才读了几天书,
后来了京城,咱们人生地不熟,便在乡下一位先生的私塾里学着,不过,
年哥儿大多时候都是自己读书的。”从他们祖孙俩的表情来看,这位刘先
生显然不很让人满意。
明兰低头沉思起来,读书这种事果然有天分之差,不是她灭自家威风,
盛家的读书氛围可说是极好的,不但全家男人都有功名,老爹还整日在后
头挥鞭子吆喝,但凭良心说,长栋学的不如眼前这个常年。
常年虽比长栋还小,但举止谈吐,磊落光明,见到高位之人并不露怯,
来到富贵之乡也无愤慨或艳羡等情绪,只带着一种朗然的欣赏态度去愉快
赏鉴,不卑不亢,颇有古君子之风。
到现在,明兰才明白常嬷嬷为何这般行事。
如果常年将来要科举入仕,那么他就不能在身份上有硬伤,否则容易
在官场上遭人攻击,他的祖母可以做过奶娘,但不能入奴籍,或许,当年
常嬷嬷就是这样为自己的独子考虑的。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常嬷嬷见明兰始终低头不语,便试探道:“夫人是书香门第出来的,
听说夫人的兄弟们学问都极好……”明兰抬起头来,微笑道:“书香门第
谈不上,但家父诚然看重学问,我娘家幼弟和年哥儿差不多大,如今也正
读着书。”
读的还是大名鼎鼎的海家私塾,一大群的廪生秀才进士甚至退休的老
学士还有来做客长住的名士文人,轮着番的教,小长栋每次回来,都是一
圈一圈的蚊香眼。
常嬷嬷颤着声音道:“若夫人能帮着给寻个好先生,老婆子真是感激
不尽了!”
古代教育并不普及,没有电灯柱上铺天盖地贴的家教广告,如果不是
内行人,很难知道哪位先生教的好,像庄先生,整个儿一隐士做派,家住
一条没有门牌的小胡同,当初盛紘可费了盛紘姥姥劲儿才打听到他,又费
了爷爷劲儿才把他请到登州去。
明兰沉吟片刻,点了点头:“我可请我大哥寻寻看,不过还得看年哥
儿自己的造化。”
她已知常嬷嬷的意思,不过她并不反感,就是放在现代,为了孩子能
读上好学校,家长们也是无所不用其极的。
常嬷嬷抖着手指,嗫嚅着很激动,明兰微笑了下,温和道,“这样罢。
我出个题目与年哥儿,他写篇文章来,回头我送去给我大哥看;然后请他
估量着办,如何?”
常嬷嬷迟疑道:“现在?不如回去慢慢写。”
小常年第一次急了,连忙道:“无妨的,我愿意现在就写。”
明兰朝他微笑了下,略一思索,道:“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过国治,国治而
后天下平。半个时辰可够。”
常年微黑的脸色浮起一抹红晕,恭敬的一揖到地:“学生领命。”
明兰心情很愉快,在这个贬低女性的时代呆久了,她自己都快怀疑自
己智商了,她微微提高声音:“丹橘,领着年哥儿去我书桌上,服侍他磨
墨书写。”
丹橘笑着上前,应声领人而去。
这样的即时考试,不但考书法,考基本功,还要考心理素质,倘若在
这种情形下,常年写出的文章还能叫长柏认同,那么就真是可造之材,给
自己娘家多拉个有前途有天分的学生,也不是坏事,没准将来在官场上也
能添个帮手。
就算不成,找个比乡下私塾强些的学堂,总没多大问题。
接下来,常嬷嬷怎么也坐不住,一个劲儿的往门外看,常胡氏一直不
敢说话,刚一张嘴,就被常嬷嬷恶狠狠的瞪回去,而她自己说话则是前言
不搭后语,明显不在状态。
明兰也不急着和她们说话,只笑吟吟的有一句每一句的扯着,这时,
顾廷烨总算回来了。
顾廷烨连朝服都没换,直接捋前摆往偏厅里大步迈进。他高大挺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