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第1/4 页)
王董笑道:“zhèngfǔ如果真的有这样的信心,就不怕做不好工作。何况对我而言,常嘉既有地利,又有人和,叶乡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张顺强的目光顺着王董的语意,向叶之然扫了过来。
在领导面前,叶之然牢记“满招损谦受益”这句话的真谛,忙谦逊道:“王董,我的工作都是在县委、县zhèngfǔ领导下开展的,没有唐书记、张县长的耳体面命,就没有······”
王董摇摇手打断他的话,说道:“小叶乡长,我又不是你们的官场中人,何必花这唾沫说这些无意义的官话?还不如坐下来多吃几口菜实惠。”
因为事先点好了菜,在王董说到“吃几口菜”的时候,服务员已经在行云流水般上菜了。
老板娘笑吟吟地走进包房问:“各位领导,晚上喝点什么酒?”
唐国强道:“听客人的,王董您定吧。”
王蒙国却把机会让给叶之然,说道:“小叶乡长知道大家的喜好,你来定。”
叶之然知道王董喜爱黄酒,而在座的领导都喜欢白酒。从情感上他想点黄酒,而理智告诉他应该点白酒。如果既点黄酒又点白酒,气氛可能会不够融洽。他在脑子里搏斗一番,最后还是理智战胜了情感。
叶之然斟酌了一下用词,向王董说道:“王董,您是常嘉珍贵的客人。对待你这样的客人,我们一向都是用国宴佳酒来招待的。要不,我们今晚喝点茅台?”
王蒙国一听这话就知道在座的其他人不喜欢黄酒。在叶之然的领导面前,他有意维护一下他的脸面,就爽快地说道:“可以。”
叶之然又微笑着征询邱素珍:“邱董,您喝牛nǎi还是饮料?这里的芦荟汁不错的。”
邱素珍摇头说:“饮料就不需要了,我就喝茶,你让服务员冲壶绿茶。”
老板娘笑盈盈地接口:“龙井清香淡雅,适合餐前餐中饮用。”
叶之然见邱素珍微微颌首,就点头道:“那就龙井。”
等斟满酒,唐国强第一个举杯道:“王董、邱董,我代表常嘉县委、县zhèngfǔ热忱欢迎二老前来考察。常嘉是二老的故土,常嘉zhèngfǔ会拿出最优惠的条件来吸引二老的投资,为常嘉经济发展助力,更为常嘉人民的富裕创造条件。我敬二老一杯。”
王董和唐国强轻轻碰了碰杯,道:“正如唐书记说的,常嘉是我们的故土,我们对常嘉是有感情的。所以,尽管常嘉存在科技人员比例太低,县城规模太小、交通状况一般等诸多硬伤,但我们还是将常嘉当作此次考察的首选之地。不管最后有没有成功签约,我们都会很感谢常嘉县zhèngfǔ的热情接待的。”
这话虽然说得客气,但没有任何营养。唐国强也知道这种规模的投资,在饭桌上是谈不出结果的。所以,两人点到即止。接下来,他就有意往轻松的话题上引。他就说起了“海湾战争”。
就如同“美容”和“化妆品”是女人间永恒的话题,“战争”是男人之间最感兴趣的谈资。“海湾战争”又牵涉不到台海两岸的敏感话题,大家就滔滔不绝地评点起“萨达姆”的得失利弊来。个个成了战略军事家。
吃完饭,县委领导和王董、邱董一一握手道别,由叶之然送他俩回招待所休息。
此后两天,王蒙国和邱素珍似乎都忘记了投资这件事,每天上西山和苦德和尚说说话,下山后就去探访常嘉的名胜古迹。过起了优哉游哉的游客生活。
叶之然于是成为二老的导游兼听差,在王蒙国和邱素珍的身前身后忙碌。抽空,他又把修缮东林寺的情况向唐书记作了汇报。得到唐书记的批示后,电力部门配合积极,解决了东林寺的用电容量问题。
西山的台阶整修和东林寺寺门重修、墙壁粉刷等工作,王蒙国都全权委托给了叶之然处理,他只负责付钱。这不是zhèngfǔ项目,总金额又不大,叶之然就做主把这些活全部交给了黄如成。对他的要求就是“必须保质保量地完成”。
黄如成最信服的就是叶之然,有了叶长的指示,他奉之为律。
到了周五,叶之然送他们回招待所时,王蒙国告诉叶之然:“小叶,我们明天去省城,你就不用陪着了。”
叶之然惊讶地问:“王老要提前结束常嘉的行程了?可我们还没有正式谈投资办厂的细节呢。”
王蒙国道:“我们去省城两天就回来,具体的事情那时候再谈吧。”
叶之然略微放心了一些,他试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