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4/4 页)
想到是如此轻描淡写的回答。
“您老怎么知道的”我凝视着眼前的老人,那苍老的岁月里肯定有很多秘密。
“小姐的祖上可是仙人”老人悠悠的说,“怎么,你不知道”,老人惊讶得看着我。
“仙人”,我感到脑袋有些不够用了,这传说中的存在竟然跟伊诺儿挂上了钩。
“老人家,你怎么知道的”我一脸的虔诚,端起壶为老人添上茶。
“你跟小姐的关系,告诉你也无妨。”老人们可能都喜欢谈古说今,很快我就知道了老人的故事。
原来,老人姓王,叫王昌来。
往前推百十年,也就是清朝末年的时候,王姓祖先在常熟卖点心,我暂且叫他王老伯,常熟现在的一大特产就与他有关。
那年闹太平军,很多人逃难到常熟,王老伯心地善良,虽然生意已经做不下去,但看到疾苦、尤其是饿得哇哇叫的孩子还是于心不忍,时常接济。
有一次,一个衣着光鲜的漂亮姑娘却带着一群灾民的孩子路过王老伯的铺面,孩子们见了点心迈不动腿,那个小姐似乎没带银两,哄了这个,哄不了那个。这时镇上的花花太岁正从远处过来,王老伯一是可怜孩子,二是担心姑娘落到地痞眼中不得善果,一咬牙把铺上的点心都分给了孩子们,这群孩子乖乖的跟在姑娘身后离开了,那个姑娘也算躲过了一劫。
后来发生的故事,现在的常熟人都耳熟能详,大体意思是: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的部队打到常熟,一路上开仓放粮,救济穷人。王老伯分了粮,保住了他苦心经营的一点家业,又做起糕点。。
同治年间,清军从江南大营出动,要大举进攻驻守常熟的太平军。为防御清军进攻,太平军在虞山东岭修筑军事设施,工程浩大。当时老百姓纷去犒劳太平军。这消息被王老伯知道后,和家人一商量,决定连夜做糕点,第二天挑去慰问。
全家都忙碌起来,连几岁的小儿子也在旁边帮忙,胡乱捏起糕来,说:“爹,把这个也送给太平军叔叔。”王老伯一看,见儿子捏的糕两头大,中间小,像个元宝,猛然想起山歌里唱的词儿,说道:“好好,太平军一到,穷人拿元宝。我看今天就改改样子,就做这个元宝糕吧!”于是,全家人忙了整整一宵,做了几千个元宝糕。
天蒙蒙亮,王老伯就挑起担子往石营跑。到了工地,歇下担子,一看石营好大气派,黄石垒起的天然屏障,借山势蜿蜒伸展,把军营封得严严实实,内部工程已经竣工,几千军士正在外围忙碌着。王老伯元宝糕成双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