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3/4 页)
,果然韦楷的声音从车帘外传来,他向里面的夏小满道:“姨奶奶,点心铺子到了,您瞧要些个什么好?是您点,小的去拿;还是您亲自瞧瞧?都是咱府里的铺子。”
夏小满闻言一皱眉,刚才入街的时候茴香就给她讲了这里的特色和消费人群,她也打听了,凡装盒的点心匣子少说也要几钱银子。这对于底层人家来说,简直是奢侈品,这银子换去买米买肉能买多少呢?
回娘家不当是“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么,好么,啥都没有,身后也没背着胖娃娃,倒是拎着个点心匣儿?
夏家到底是个什么家境,是能摆起谱的吗?他们不是去扶贫吗?扶贫就应该踏踏实实的买米买肉买柴买布,先解决温饱问题吧,买那些个不顶用的奢侈品不是扯淡么?
到底是要面子还是要里子?
“韦管家。”夏小满叹了口气,“昨儿可是你去我娘家捎的信儿?我也不说客套话,就想问一句,依你昨儿见的,我娘家家境如何。”
——————
PS:PK票1990……动也不动,汗,手搭凉棚,为啥米2000这么遥远呢……
卷二 今朝犹喜带霜开 13、回娘家②(2000加更)
更新时间:2009…1…10 18:12:51 本章字数:3198
2000分加更。
早上还觉得很遥远……结果刚才一瞅……嘻嘻。感谢所有点击、收藏、推荐、投了PK票的朋友。非常非常感谢。眼泪ing。T_T。
之后满500加更。唔,不知道会不会很遥远。咳咳。偶努力码字。握拳。
眼泪汪汪滴再次感谢。
十六顿首遥拜。
——————————
这个问题委实不好回答。韦楷掐了一把汗,开始措辞,寻思着是含糊其辞混过去,还是直言不讳只说是家贫,抑或描述一下有几间房、房里摆些个啥,让姨奶奶自己评断到底家境到啥程度。
茴香也掐了一把汗,捅了捅夏小满道:“主子怎么问这个?”
夏小满也没想要答案,当然,她也没想刁难韦楷,她和韦楷的媳妇关系还是不错的,便是冲那边,她也不会刁难韦楷。
韦楷媳妇,被长生居里唤作小韦嫂子的,是个粗壮的北方女子,性子爽快人又实在,说话又俏皮,和长生居里诸人关系处的也极好。
夏小满对她的第一印象就特别好,而也听茴香提过,从前小韦嫂子也帮过“原版”不少忙。这边儿缺什么针头线脑胭脂水粉的,“原版”不敢管四房要又不好意思向二夫人讨时,常常是给这小韦嫂子银钱,央她从外面帮着捎来,每次她都会买来物美价廉的东西。而“原版”又是常叫小韦嫂子帮着把散碎银子换了大锭子收着的。所以某种意义上,这也是革命战友了。
她问这句话不过是为了给下面的话做铺垫罢了,不过,貌似说的语气不太对劲儿让人误会了吧……纠正,这就纠正,她连忙拍了拍茴香的手以示安慰,然后向外面韦棣道:“我是想着,那些果匣子确实很体面,但是对于我娘家这样的小户人家,年货的话,还是买点粮食之类的,比较实在。”
韦楷松了口气,笑道:“姨奶奶说的极是,年货还是实在些好。但这点心匣子也算是应个节景,您不拿,亲家老爷夫人那边还不得嗔着我们当差的不懂事,没给您备着不是?爷给了十两银子,够买一车年货的,这您放心,小的定把年货给您办妥当了。再说这是咱府上的点心铺子,姨奶奶乐意赏,就赏他们个本钱也就是了,费不得什么。”
夏小满想想也是,夏家不讲究,年家还讲究呢,只是这买点心……她十分不想从年家铺子里买东西。年家的铺子都是五爷五奶奶管的,前阵子闹的还不够?这会儿再便宜拿铺子里的东西,落人嘴里指不上变成什么难听的话呢。就是原价给了,都不一定被说成什么。
她有心说咱去别家买吧,可偏马车停这里了,这大秦各大世家皆有族徽作为家族标志,马车围布织纹亦是族徽,以示车主人身份,那是比她那世界的车牌号还显眼,这年家铺子里的伙计也不是瞎子,自家族徽还能不认得,她那到别家买点心的话也就没法说了。这要去别家买了,年家伙计一瞅,呦,好么,来买点心还不往自家铺子里去,反而照顾别家生意,这什么意思啊?人家那上下嘴唇一碰,又不知道说什么难听的了。
她忽然烦躁起来,这事真不能瞎琢磨了,真管不了旁人说什么,不然左右都是错儿,还让不让人活了?生生把自个儿闷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