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1/4 页)
内眷留面子,就该一个都不遗漏才对。
周瑛这才回过神来,又问道:“还有其他实据吗?人证物证都可。”
冯安绞尽脑汁想了半天,面色有些不太好,青一阵白一阵的,“没有了,这封信不够吗?它就是徐继年派人送过来的啊。”这会儿也顾不上称徐大人了,直接口呼其名道。
周瑛心道不好,既然这一位以前没事的时候,就是个心细如尘的,那现在真正大祸临头了,又岂会在这个关节眼儿犯错,留下实据好让人抓自己的尾巴呢?
丁唐显然也听了出来,面色一沉,问道:“送信的人是谁,是否是徐继年的心腹?”
冯安回忆了半天,嗓音干涩,“这臣不知道,管家说,是个面生的小子送来的。还是拆了信,臣才知道是徐继年写给臣的信。”冯安心中不安,又慌忙道,“可信里确实是徐继年的笔迹啊,臣长年跟徐继年有文书往来,多少公文批复上都有他的字,臣不可能认错啊!”
丁唐和周瑛对视一眼,显然都不看好。
半晌丁唐还是道:“臣先去把信找出来吧,还有历年来徐大人的公文,臣也会调来一些,已作比对。至于鉴定笔迹的大师,御林军中倒是没有,不过听说随行的工部侍郎年大人善于此道……”
周瑛一听后面这话,就知道这权限不是她能给的,丁唐显然是在向隔壁屋的皇帝请示。
果然丁唐话音落了不久,就见西侧暗门一开,皇帝走了出来,“你只管去办,着年祺暗中协理此案,朕会随后下口谕过去,但此事不要声张。”
丁唐领旨:“臣遵旨。”
跪在下面的冯安一见皇帝出来,哪还能不知道皇帝来龙去脉都听了去,顿时瘫软在地。
皇帝却没理冯安,笑着对周瑛道:“你做得很好。”
☆、第64章 有罪假设
丁唐动作很快,只几个时辰,就搜到了冯安所说的信件,并拿着徐继年的公文,交由工部侍郎年大人查验,得到了两者并非一人所写的结论。丁唐前来回报,皇帝却问周瑛,“若是你待如何?”
没想到皇帝会主动垂问,周瑛自然求之不得,打点起全副心神,斟酌道:“这位徐大人的履历,我能否一观?”
皇帝微笑道:“这有何妨?”说着,抬手示意丁唐奉上。
丁唐既有心查徐继年,这些东西当然早就准备妥当,虽然意外于皇帝对周瑛如此青眼,但周瑛先前逼问出桃溪县令冯安的实话,也算帮了丁唐一个大忙,故而此时也不刁难,将一应资料悉数呈上。
周瑛细细看过,眼神有些微妙,“这位徐大人可真是难得的好官,兴修水利,修建道路,甚至为泰安州争取了好几项免税的福利,也难怪数年考评皆是上等。不提乞丐流民,泰安州也的确一副百姓安居乐业的情景,若无意外的话,在父皇南巡返程之后,徐大人的位置也该升一升了吧。”
皇帝点头,却加重语气道:“若无意外的话。”
周瑛会意一笑,而后道:“单从履历上看,徐大人这般为百姓做实事,他不升官,还有谁更有资格升官呢。父皇你瞧瞧,每日鸡鸣则起,即至府衙办公,深夜才返,尤其为官清廉,不贪财,不好利,不好书画金石,不恋醇酒美人,一心全放在百姓身上。这样的人,想必不是大忠,即是大奸吧。”
皇帝虚点了点周瑛,笑道:“胆子倒不小,这话也敢说出来。”
周瑛不在意道:“在自家父亲跟前,我若说句话还藏着掖着,那还有什么意趣?”
皇帝心中一暖,无奈笑道:“你啊。”一副拿她没办法的样子,眉宇间却透着亲昵。
周瑛见好就收,又道:“有一点可疑。泰安州这些年的民生吏治,所费可不少,除去户部下拨的一部分,还有一小部分缺额,都是由知州自掏腰包,或者征集而来。”
皇帝倒是一奇,接过卷宗来看,“竟还有此事?”
周瑛却道:“虽然徐大人能有此行径,实属大公无私,不该质疑,但我记得徐大人家境贫寒,妻族也不显赫,只是小家之女。而徐大人清正自守,从不收受贿赂,他本人的俸禄也不过几许,还要养家糊口。那我倒是奇怪了,他这每年一笔接着一笔的钱银捐赠,所从何来?”
皇帝眉心皱了起来。
周瑛又补充道:“且这一笔笔的银子,数目可着实不少,绝不是家中有几十上百亩地,或者开一二家商铺,就能赚得来的。更何况本朝有规矩,官员不能从商,其他人或许钻空子,记在妻子心腹名下,但徐大人却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