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部分(第1/4 页)
在岳飞看来,中央民国的老百姓,那就是朝廷的老百姓,如今既然有机会重新回到朝廷的统治之下,那些老百姓又有什么理由不赞成呢?或许,这就是每个人主观意识不同,故而对同一个问题,总会有不同的答案的原因。
既然岳飞认定最终刘涚还是只能接受朝廷诏安,倒也是让他去了一件心事,让他可以专心致志的整饬兵马,准备跟来犯的金兵决一死战!
其实别看金兀术这次南下来势汹汹,其实也就是动静整的大。如果不是因为南宋朝廷那些军队战斗意志和战斗力都弱到极点,恐怕金兵的劣势,早已经暴露无遗。
如今的金国大军,就连金兀术自己都觉着很是不妥。
首先就是因为长年累月的征战,以至于那些能征惯战的将士,消耗的七七八八,精锐不再是当初的精锐,构建起来的军队,自然也就没有那种所向披靡的战斗力。
其次就是高层之间的分歧,表现在军队里,也就出现了诸多小团体,表面上大家都归口在他金兀术的统治之下,但实际上呢,一旦遇上硬仗,这些小团体就会只考虑自身利益而不在意别人的死活。
最后还有就是贪图安逸的风气,已经到了无法整治的程度。金人几乎没有爱读书学习的,粗暴而直接的统治方式,带来了严重的后遗症。
当金兀术知道岳飞已经开始整饬兵马备战的时候,心中的担忧是一日胜过一日,他不知道自己率领的这支兵马还能坚持到什么时候,但他隐隐感觉,要是跟岳家军硬碰硬,最终输掉的,可能不仅仅是他自己的性命!
〃网〃温馨提示:请牢记本站域名
第557章 半瓶水,人来疯(下)
第557章 半瓶水,人来疯(下)
针对金兵大举南下,长江以南的宋人,大多心中担忧不已,一旦让金人攻如城镇,免不了又是一场巨大的灾祸。
要说真正还有谁不担心的,恐怕也就只有刘涚了。
历史上,金兀术这次南下其实是输了的,至少在岳飞被赵构坑害之前,金兀术在岳家军面前是完全没有占到便宜的。既然熟知这一段历史,刘涚自然不用担心金兵会对长江以南造成过于惨重的伤亡,尤其是在他已经将韩世忠安排前往湖北一带协助防守之后,心中就更加安定了。
“张汉,重阳他们人到哪里了?”
虽说刘涚曾经说,不能让国家机器为私人感情服务,但他还是忍不住,要求张汉利用影队的力量,来了解王重阳和柴胡的动态。自从王重阳将柴胡“换”出来之后,就始终没有返回新都城。
其中一个最关键的原因,就是马钰的失踪。
也不知道是不是王重阳流年不利,怎地就是始终不顺利,不是他出事就是柴胡出事,要么就是马钰出事。
官方层面对于这种江湖上的事情并不好使,相对来说反而是通过江湖上的朋友,更容易寻找到需要的消息,张汉其实也是这么干的,说到底,影队在中央民国的军政两个部门都是不存在的,就如同其名称一样,“影”队,也就是像刘涚的影子一样,只因为刘涚而存在,只存在于刘涚的身后。
从这一点来说,影队有半个江湖的性质,也就不奇怪了。
“回大人的话,国师大人跟柴胡如今已离开了大理城,应该已经进入巴蜀境内,影队得到消息,说马钰有可能是跟南下的蒙古人发生了冲突,受伤之后寻觅隐蔽之所疗伤去了!”
“蒙古人?怎么蒙古人也南下了么?”
听到这个消息,刘涚猛然间就坐了起来!要说他真正担心的,既不是南宋也不是金国,而是现在刚刚开始崛起的蒙古。此时的蒙古还不算是强盛,各个部落之间的整合还没有完成,就连他们最伟大的帝王,那个曾经缔造了横跨欧亚大陆庞大势力的铁木真,都还要经过二十年时间才能出生,然而此时的蒙古,的的确确是在崛起了。
生活在草原上的民族,泰半是民风剽悍,只要在他们当中有一位英雄诞生,就很容易被凝聚起来,形成一股巨大的力量。别说是现在,即便是在科技昌明的后世,很多少数民族男性的思维,跟汉族男性思维都有着巨大的差别,他们对于生死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
简单的说,就是四个字“悍不畏死”,一群有着如此性格的人一旦凝聚在一起,形成的破坏力将会是惊人的。
虽说刘涚心中并咩有忘记过蒙古,但在他的印象之中,此时担忧蒙古为时过早,故而并没有采取太多针对性的举措,却是没有想到,蒙古人竟然已经在南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