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要饭的来了(第2/4 页)
肝宝贝。
沿着官道骑行,不到一个时辰也就到了。
话说这地方本是风水宝地,有山有水,景色绮丽。
但现在么,高耸的烟筒自山脚一直蔓延至山顶,烟气滚滚,飘荡在半空浓郁的化不开,如同山中闹了妖怪。空气中的味道伴着烟尘铁锈味儿,耳边尽是百二十分贝以上的噪音。
重工业,即便是水利重工业,那也要给铁料钢料加热才是,污染是一定的。
这里有,火铳厂、火炮厂、板甲厂、兵器厂、锻铁厂、锻钢厂、铸币厂......
整个小镇有着各类工匠超过万人,连带着家属,人口接近四万,而若算上配合工厂生产的上下游私商或者个体户,提供吃穿住用的服务行业经营者,那镇子的规模就更大了,人口计有六万。
打拼这么多年,瀛州真正的家底都在这里呢。
每个厂都是独立经营,自负盈亏。
大股东自然是王府,小股东他也不知道有多少,大概一两千?
嗯,工厂内部有考评,朱老七的原则,要保证每个厂有15%的骨干拥有股份。
当然,这股份他们只有分红权而没有所有权,辞职走人也就没有了。
只不过,辞职的人很少,被辞退或者被惩罚的倒是蛮多。
花了两日时间,朱老七将几个厂区视察一遍。
这是一个庞大的军工体系,无锡的钢锭、佛山的铁锭、小日子的铜锭从海路来,然后利用水利锻锤反复锻打剔除杂质,然后运送各厂进行再加工。
就比如一副板甲,熟铁料剔除杂质之后被敲打成为薄铁板,这是第一道大工序。
铁料运至中型锻锤作坊,将加热至通红半软化的铁板固定在锻台,那锻台其实也是模具,凿刻着板甲前片同后片造型,而后反复敲打反复加热反复淬火,这是第二道大工序。
锻打成型之后转移至人工锻台做精细加工,磨平淋钢淬火打磨雕琢,这是第三道大工序。
如此下来,可日产板甲20副,如果两班倒通宵赶工,产量可达30副。
打造好之后也不等于完工,还要经过钻孔、缝制内衬、穿戴皮绳等等工序。
所以这工匠家的女眷也不必闲着,只要想做工,活是干不完的。
别小看这些工厂,想要保质保量供应军队那也是十分不容易的,花费了朱老七极大心血。
京城造出来的火铳九边的大头兵就没人敢用,怕短命。五两的成本有四两都在上下分润上,这玩意送去边关就是在害人。
所以即便是军工厂,朱老七也坚决不用官制来经营,怕就怕原本挺好的事却办成了一坨屎。
第三日,朱常瀛原打算去往新兵营视察的,不料半路里杀出个程咬金。
王府来信,言说给娃赐名的使者到了,叫瀛王赶快回去。
朱常瀛脑袋上出现几个问号,按规矩,皇子皇女出生满一年方可赐名,若是藩王府子嗣赐名则可能磨磨叽叽搞几年。
可这才刚刚过了两个月,他也没写信去催啊。
转念一想,又被气个倒仰,这特酿是来讨要土地的吧?
皇帝老登终究还是要点脸皮的,还知道问问自己。
天使,不能怠慢了。
打马回程,在府邸见到前来宣读旨意的礼部尚书吴道南。
显然,老头子在面见朱常瀛之前,有过沐浴更衣,不过脸上的憔悴不减,一路从北塘海路来,一定是老遭罪了。
可惜了,竟然没有吐死他。
见礼过后,吴道南宣读旨意。
蓉姐儿,赐名朱徽婧。
安哥儿,赐名朱由检。
朱常瀛:......我儿竟然是崇祯!
不对啊,今年二月,朱老大家又生了个儿啊。
喔喔,那可怜的小子应该还没有名呢,一个不小心被自家大儿截胡了。
朱老七请吴道南落座,上过茶,又封了份红包。
这也不是贿赂,龙凤胎么,做亲王的派点红包给臣子也不算个啥。
又客气了会儿,朱常瀛和颜悦色问道,“吴先生亲来,定然是有其他事的,不妨明言。”
面对瀛王的刀子眼,吴道南心中打鼓,开口之后也不知会不会被丢海里喂鱼?
那北塘、澎湖、屏东,俨然繁华胜苏杭,这些地方原来可都是荒芜之地啊,堪称改天换地!
这瀛王果如传闻中所言,乃不世出的奇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