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第2/4 页)
奇技淫巧便开始名扬天下。
而蔡邕对此却非常的反感:一个刺史大人,不想着如何治政,却天天去研究这些奇技淫巧,成何体统。
于是,蔡邕的劝勉书信便一封接着一封的来到了并州。
而陆风对此却也不能无动于衷,只好回信说这是郑浑等人干的,其实和自己并没有什么关系,自己以后一定会注意这些事情的。
面对蔡邕这样的封建守旧派,陆风其实也没有什么办法。
而在陆风的一系列措施的鼓励下,并州的工商业也终于有了一点起色。
忙了两个月,终于又开始春耕了。
春耕之后,陆风便命近卫军开赴云中,开始整训。
丽春四月,倚在窗前,蔡琰不禁忽然很怀念陆风,很怀念那样一个持才放旷、不拘小节的子城哥哥。
又是四月,子城哥哥离开洛阳已经两年了。
子城哥哥在洛阳的时候,自己其实也没有什么感觉,只是喜欢和他在一起,在一起谈诗论赋,品茗抚琴罢了。
而有时候,自己也真是喜欢看到子城哥哥那倜傥豪放、不拘小节的样子。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每当想起子城哥哥,自己总是有一种痴迷,有一种陶醉。
“唉!”
倚着窗前,看着双飞的新燕,蔡琰不由自主的发出了一声叹息,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见到子城哥哥。轻抚挂在耳唇上的金耳环,似乎,那上面还有子城哥哥的余温。
不知道为什么,在没有陆风的日子里,蔡琰竟学会了忧郁和惆怅,也许,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相思两地吧。
忽然,府外竟清晰的传来一声道号:“无量天尊!怪哉!怪哉!”
听到这样的一声道号,蔡琰不禁大为奇怪:如此深宅,这声音是从何而来?
而此时已经退朝在家的蔡邕,自然也是听到了这一声奇怪的道号。
正惊奇着,忽见下人来报:有一个自称管辂老道来访。
一听说管辂之名,蔡邕不禁更加惊疑,因为据说管辂的卦从来都没有失算过。
想了想,蔡邕便道:“快请!”
可此时,那个老道已经来到大厅了。
无奈,蔡邕只好施礼说道:“不知仙长前来寒舍有何赐教?”
可那老道却摆了摆手说道:“非为你而来,乃是令千金。”
一听那老道这么说,蔡邕便更加疑惑了,便道:“不知仙长找小女所为何事?”
只见那老道说道:“你让她前来便是。”
见这老道如此无礼,蔡邕本想将他赶出府外,可一想到这人可能和自己的女儿有些关联,蔡邕便无奈的让下人去请小姐。
片刻之后,环佩叮当,蔡琰已来到了大厅。
“琰儿见过父亲,不知父亲找琰儿所为何事?”见有外人在场,蔡琰便先向蔡邕施礼说道。
蔡邕道:“不是我找你,是这位仙长找你。”说着,蔡邕便把手指向了那个老道。
一听说有个老道来找自己,蔡琰也很是惊奇,而一见到这个老道,蔡琰便想:“可能这个老道就是刚才在府外高唱道号的那个。”
那老道见了蔡琰以后,仔细的瞅了半晌,算了半天,最后竟叹了口气说道:“想我管辂人称神算,所言非需,皆为天命。可没想到,竟然会有人能改变天命,真千古奇人啊!”
一听管辂这么说,蔡邕父女更是万分惊奇,不明所以。
又叹了一口气,管辂说道:“三年前,我曾见过令千金,不知蔡大人是否记得?”
而蔡邕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自己的宝贝女儿在什么时候见过这个老道。所以,蔡邕便摇了摇头,说道:“邕驽钝,实不曾记得。”
管辂道:“那‘一生三嫁,悲苦流离’八字,蔡大人应该记得吧。”
一听到这八个字,蔡邕的脑袋便“轰”的一声响:竟然是他,他就是神算管辂。
原来,三年前,就在洛阳的南门外,一次偶然,让管辂遇见了蔡邕父女。
而一见到蔡琰,管辂便大为惋惜,对蔡邕说道:“此女骨骼奇特,才情不凡,日后,必是名动天下的奇女子。只可惜,命运却如此的多折,真是上天弄人啊。”
当时,蔡琰只有十二岁。不过,蔡琰当时虽然只有十二岁,但蔡琰的才名却是远近皆知。所以,一听到管辂那样说,蔡邕也很是奇怪。
而尽管蔡邕并不相信那些术士之言,但蔡邕还是问道:“不知小女今后的命运将如何?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