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部分(第2/4 页)
帅之才,我再给你十名大将,五万军队,你即刻率兵撤回草原,保护汗庭安危,我再给你节制草原诸部的大权,你可能保全汗国?”
将木华黎派回草原统帅诸部,以防备元军偷袭汗庭,这也是铁木真不得已之举,因为不这样做,西征大军军心难稳,军心不稳,想要战胜西辽军队就存有变数,作为一名睿智的统帅,铁木真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诸将看到铁木真做出妥协,要派遣木华黎还有五万精兵撤回草原,诸将心中纷纷感到一阵安定,那些想要劝说铁木真放弃虎思幹耳朵的人,也明白,在铁木真做出这样的决定之后,如果还想让铁木真继续增加回撤草原的军队,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是以诸将只得接受这样的结果。
军情危急,在对木华黎匆匆交代一番之后,铁木真就划出五万军队和十员猛将,交予木华黎,命其速速带领军队回防草原。就在铁木真和木华黎分兵之际,时刻监视蒙古大军动向的锦衣卫密探也迅速的将这一情报送到西北军军统使陈平的面前,得知此一消息,陈平一面部署军队打算拦截木华黎,一面向顾同请示,该如何处置目前的局势。
收到战报,顾同和陈季常等人分析一番之后,就做出决断,命令陈平将木华黎放回到草原,并且要在木华黎过境之后,就迅速掐断西域通往草原的道路。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在顾同看来,如果现在就将木华黎拦截下来,不禁难以达到削弱蒙古主力军队的战略意图,反而可能会逼的让铁木真孤注一掷撤军。是以在放木华黎回到草原之后,掐断蒙古主力军队的撤退路线,就能将铁木真率领的蒙古主力军队进一步削弱,如此,不管是草原上的蒙古残存军队还是铁木真率领的西征主力,都难以形成大规模战斗力。
“分而击之!”
收到顾同的回复,陈平就立刻领悟到顾同的意思。在将军队撤退几十里,放任木华黎率领的五万蒙古军队通过之后,陈平严令截断西域进出草原的要道,并且在关键之处,开始建立要塞,辅以火炮、弩车等等利器,加之数万精锐防守,如此一番,算是彻底将蒙古西征大军和草原留守军队夹断。
就在顾同这边步步设局,步步紧逼的时候,铁木真率领的蒙古西征主力和屈出律的西辽军队主力也在虎思幹耳朵城下展开决战,此战,也将成为蒙元大战之前的最后一场戏外之戏。十五万蒙古大军对战七万西辽精锐,虽然人数上蒙古军队占据绝对优势,但是靠着虎思幹耳朵的严密城防工事和元军暗中支持的武器装备,西辽军队还是坚守了半月多的时间。不过此刻的西辽国,已经是破了底的漏船,任是如何努力,已经无济于事。
建元三年十月二十八日,虎思幹耳朵城破,西辽国主屈出律战死,西辽国灭亡‘‘‘‘‘‘
第628章 咽喉
蒙古、西辽之间的大战,牵引着太多人的目光,从遥远的西亚,到东边的朝鲜,凡是知晓此战的人,都在密切注视着此战的结果。
结果,在顾同看来并不那样重要。事实上,也正如他想的那样,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蒙古战胜西辽,铁木真战胜屈出律,这是必然,也是天意。
就在虎思幹耳朵大战之后的第八天,战报就呈到了顾同的面前,看到战报,顾同只是轻轻一笑,倒是让陈季常、何方等人有些看不明白,在陈季常看来,蒙古这么快结束西征,对于己方的部署来讲,无疑不是一件好事。
“怎么,你真的以为屈出律能够抵挡蒙古大军两三个月的时间?”顾同的目光从作战地图之上收回,悠悠笑着对陈季常说道:“战争,朝夕瞬变,哪里会一切都如我们的预料,屈出律本就不是铁木真的对手,他能抗住蒙军半个多月的时间,已经着实让朕欣慰了,呵呵,现在西辽灭亡了,下面,就该咱们登场了。”
陈季常也知道将希望寄托在外人身上是不现实的,是以在顾同一番打趣之后,陈季常立刻就将心态调整好,指着作战图,对顾同和其他参与军机的朝臣讲解道:“目前,随着蒙古占领虎思幹耳朵,结束西征之战,我军对蒙之战也进入最后准备阶段,或者说,战争已经开始打响。诸位请看,目前蒙古大军在虎思幹耳朵共有十五万兵马,折去虎思幹耳朵一战的损耗,蒙军至少还有不下十二万的兵马,如果加上蒙古军队在西域各邦征召的附属军队的话,铁木真在西边的兵力少说也有二十七万到三十万;东边,木华黎率领五万蒙古精兵已经回到斡难河源头的蒙古汗庭,算上弘吉剌、合兀兰、亦乞刺、翁吉兰、合答安等从属蒙古汗国的几大部落的兵力,在草原,蒙古军队也有二十万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