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1/4 页)
笠当涞帽冉系偷鳎�兆硬皇翘乇鸷霉��乇鹗鞘∈泄�尽K�叩侥母鍪。�母鍪〉氖〕せ�旧隙妓低饷称笠挡恍辛耍�计撇�耍�幸涣郊胰兆踊箍梢缘幕埃�彩且蛭�飧龉�居惺裁床�凡呕钕吕础R虼耍�饷称笠的懿荒苷业揭桓鲎�偷姆椒ǎ俊拔颐橇礁龉�竞喜⑵鹄矗�褪且�剿魍饷称笠祷鼓懿荒芗绦��白撸�颐鞘窃谧鲆患�苡幸庖宓氖虑椤N颐强梢宰�吕矗�叫木财�⑹凳虑笫堑靥致巯附谖侍狻N矣谐浞值男判暮痛蠹乙黄穑�匆徊揭徊桨颜飧鍪虑榇�砗谩!�
在宁高宁看来,两家公司的合并能够有1+1》2的可能。为什么?中土畜有60亿总资产,在中国是中型偏上的公司,还有一些稳定的业务。虽然最近业务下滑比较厉害,但是这些业务有完善的业务网络和比较成熟的管理团队,都会给合并带来好处。两个公司的业务还有不少的关联性,能够做到业务之间的相互协同和配合。而且,重组后也将会给中土畜的发展带来一个更大的平台,有很好的资源互补性,更容易做到行业领先。
2005年年初,中土畜的经理人年会如期召开。在这次年会上,宁高宁表达了中粮集团对中土畜的管理方式的三种可能方式:第一种方式是不打散中土畜管理架构、资本架构,两家公司保持相对的独立,中粮集团以投资者的身份管理中土畜;第二种方式是将两家公司打散,取消中土畜总公司的管理职能,保持中土畜业务相对独立,中粮集团的管理介入中土畜的日常工作中;第三种方式是将两家公司全部打散,分业务进行整合。这种做法风险大,但好处也多。
对于以上三种管理方式,宁高宁让挂到中土畜公司的网站上,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来统计大家的想法和意见。截至2005年4月7日,共收到答卷93份,其中赞成选择第一种方式的意见占主流,比例为52。7%;其次是第三种方式,比例为25。8%;而选择第二种方式的意见比例为19。4%。
同时,宁高宁非常明确地表态说,中土畜的战略业务不能超过三个。他的理由是,中土畜目前商品太小、太散,这种业务分散状态显然不行。中土畜必须在现有的业务中,找到一到两个真正有市场潜力和竞争潜力战略业务,最多不能超过三个,集中全力去发展。“我们一定要把不好的业务、资产处理掉。十年八年后,我们就会在某一个业务领域发展起来。应该鼓励大家往专业化、市场份额相对较大、树立领导地位的行业整合的道路上想。”
实际上,中粮集团对中土畜的重组,宁高宁在看到机遇的同时,也看到了很大的挑战。而这种挑战来自于人的观念的转变,来自于团队的建设,来自于企业文化。
他在中土畜2005年经理人年会上直言不讳地表示:“我一直想摸清中粮人怎么看中土畜人?也很想知道中土畜人怎么看中粮人?我们还有一年多的时间沟通和了解。我说过大中粮、无边界,两家公司重组后一定会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但是,如果你不能适应这个工作,你没有好的业绩,那么我们在用人上就要做调整了。在做人的调整时,我们会与人为善的。作为员工,大家要有做好适应公司发展的心态。”他同时说,企业文化就是一把手文化。一个公司人心乱、士气不高主要是一把手的问题。如果一把手不公正,他管辖的单位就会出乱子;如果他不廉洁,他管辖的单位就会出更多的乱子。一把手没有能力,不学习,不敬业,没有新思路,也会给他管理的单位带来问题。
因此,中土畜的转型,首先转型的一定是经理人,要做到公正。宁高宁认为,重组中土畜成功的条件一定是团队建设,而不是资金配置的问题。“关于资金配置,我来中粮后不久就说过,像中粮、中土畜这类公司在中国的环境下是不缺钱的,因为我们能相对容易地从金融系统里面获得资金,而真正不容易的就是这个团队是不是做一个事情成一个事情。我觉得,团队战略的准备度、专业性、管理能力、在行业里面的竞争性,远远重要过我们对资金的需要。”宁高宁接着表示,“目前中粮集团的想法就是紧紧依靠中土畜现在的团队来发展业务,必须依靠我们这伙人自身的知识积累、管理能力,依靠我们的进步、组织的成熟,来取得成功。”
《谁人不识宁高宁》第三部分 《谁人不识宁高宁》第十一章(3)
不难看出,在宁高宁的头脑里,中粮集团和中土畜的重组,有形的资产不是主要的,最重要的是无形的团队力量,包括管理思想等。说到管理,宁高宁明确表示“6S体系是不能不运用的”。他说,中土畜“引入这个系统是非常容易的,一点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