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 页)
太尉王僧辩,还有司空陈霸先,是梁朝前皇帝,梁元帝萧绎的旧臣,在建邺,即今天的南京,已推举晋安王萧方智为丞相,正准备筹建流亡政府。
对于战胜国西魏硬塞给他们的傀儡皇帝,当然不予承认。
高涣手持高洋皇帝的诏书,这王僧辩和陈霸先并不理睬。
但上党王高涣大军已到,且再次王僧辩写书信,再说明利害关系。
一来二往,不止一次,没什么效果,于是,这高涣便有了展示其一身武艺的机会。
两军对阵。
这王僧辩派出心腹大将裴之横。
这人身经百战,为太尉王僧辩手下第一位猛将。
却不料这上党王亲自出阵,手起刀落,裴猛将人头落地,江南兵将见了,无不畏惧。
这王僧辩见了,才请求投降,并遣舟舰迎接。
高涣因此威名大振。
在天保八年,高涣还被高洋皇帝封录过尚书事,虽然这在当时,仅只是多数宗室的荣誉名号,如同现在的全国政协副主席。
有如此功劳,上党王高涣就算犯过严重错误,也不至于通过测字,测出来他这老七,就是老“黑”,而把他杀了。
事情的真象,很可能就是因为高老七确实有本事,才性命不保。
高老二会测字,高老七也应该情报工作搞得好,再不就是身边也有会阴阳八卦的术士,料定此番杀身之祸,就会出在邺城西北五里漳河上的紫陌桥。
看来是高洋回到邺城后,才让破六韩伯升去办这事。
破六韩队长刚出城门走不多远,来到紫陌桥头边,就遇上了大力士高涣。
破六韩队长做为皇帝的卫队长,自然也是一身武艺,但遇见了和当初的楚霸王也有一比的高涣,自然不是对手。
破六韩被杀,高涣却逃跑了。
这又是可奇怪的地方:这上党王高涣,文韬武略,不会打这种只管上半截,没有下文的糊涂仗。
但是,说他跑了,也就只能是跑了。
是向东跑的,这一点,和前面的情节连贯起来。
他跑着跑着,前面却遇到一条拦路的河,这一点,也和楚霸王有相似之处。
不同之处是在于,他身后不见追兵,大概因为他是大力士的缘故,没人愿意先上前受死。
他渡过了这条没有说清名字的河。
楚霸王是不肯过江,那条江叫乌江,这一点,也不同。
楚霸王是在江边自刎了,而这上党王,却是从河里爬上岸,遇见了土人。
他一定跑了很远,但应该没跑出国去,因为土人把他抓住,送给了他二哥,高老二。
高老二念在兄弟的名份上,并没有马上杀他,而是把他用铁笼子装了,与永安王高浚,也就是高老三,一同关进了地牢。
而这高老三,是为了什么事,也进来了?
高老二是皇帝,让他进来,并不见得要有什么站得住脚的理由,但原因总是有的。
要说这高老三,却是一个最让他当皇帝的二哥烦心的人。
此人豪爽有气力,善骑射,虽然喜欢打猎,但聪明宽厚,上上下下的人,对他很敬畏,也很喜欢。
只是在几兄弟年少时,他欺服过高老二。
小时候的高老二,性格懦弱,人长得丑,时常有鼻涕挂在脸上,每次去见老爹高欢,高老三都要对跟在他身边侍奉的人说,把他的鼻涕擦干净。
按说这也没什么,只不过是这高老二,是心胸狭隘之人。
且高老二当皇帝,开始干得不错,但后来就变得**,喜欢烂酒如命。
高老三却以当弟的身份劝他,且是一种教训的囗气,话说得难听,什么因酒败德,你知道还是不知道,如此之类的话都说得出来。
兄弟之间,按说也没有什么。
但小肚鸡肠的人,感受不同。
还有就是,这高老二还喜欢赤身**,与宫女嬉戏乱来。高老三当然又看不贯,就又来干涉,并说这不是皇帝干得出来的事,让高老二脸没地方放。
并且还把当时把持朝政的杨遵彦叫来,讽刺他对这种事为什么不劝告皇帝。
高老三这样做,却犯了忌讳。
因为从高欢起,即不允许王爷们与大臣有往来。
这杨遵彦害怕见过高老三的事被发现,就抢先向高老二作了汇报,高老二听后大怒,且不由得骂出囗来:这个小人,真让人难以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