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2/4 页)
年轻力壮的适龄青年不是更合适吗?而且还可以招收一些有文化基础的队伍。”
见伊忠明依然没有想通自己的这么做的理由,钟泱也就笑了笑,和颜悦色地解答了伊忠明的的疑惑:“你说的没错,但那是一般工厂的发展模式。但而我们却不一样,拥有着智能工厂的我们,所主要考虑的并不是熟练工人对生产技术带来的经济利益问题。我的本意是想在城市周边的广大农村地区站稳脚跟,城里面的水太浑,不适合没有任何基础的我们去那里发展。”
顿了顿,拿起桌上的木杯喝了口水,见伊忠明还在认真的倾听,钟泱这才接着继续刚才的话题:“在这样的村子里,可以说还没有被其他任何的政治组织所关注到,这才是我们的机会。用利益去笼络他们,用真情去维系他们,只要我们在这里建立起一个组织的根基和核心,并不需要什么天才,我们就能真正的起步。当我们像滚雪球那样越滚越大的时候,再向大城市进军则要稳健得多了。”
“哦,原来是这样,我明白了。虽然过程会很慢,而且影响早期的资本积累。但是拥有着智能工厂,这些问题根本就不难解决,是我之前没想明白,受教了。”
见伊忠明终于开始明白自己的想法,钟泱也欣慰的笑了笑。毕竟都是一个团队的核心,交流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这将深刻地影响着整个团队的良好运作和稳步发展。如果能够达成共识的话,还是尽量达成共识的好,这将避免许多误会和不愉快。
“我的想法是出资修缮一下塘尾村村口的那个宗族祠堂,这不但可以用那里作为我们办学的地方,还能极大的增强村民对我们的好感。”
在这个时代,一个村子里的宗族祠堂是全村人祭拜先祖和举行各种重要仪式的地方。代表着一个地方的脸面,钟泱投资修缮宗祠,就是对村里面所有人的尊重,比直接把钱给他们效果更好。
而就在钟泱和伊忠明商量着这些事情的细节的时候,李阿东也在村头的那间比较气派的青砖石屋里和村长商议着钟泱想要在村里办学的这件事。
烟雾缭绕的室内,抽着旱烟的两个中年男子,互相聊着些事情。带着浓重口音的地方方言不断的从他们嘴里冒出,都是些关于孩子、办学和宗祠之类的词语。
………【第四十三章 黑帮来袭】………
三天过去了,塘尾村的宗族祠堂正在翻修之中。从城里采购来的青砖绿瓦都被规律的摆放在祠堂外面的空地上,码成了一个个规则的形状。因为村里面的健壮劳动力不太足够,所以钟泱还特意让刘进洋进城去请来了一些泥水匠和体力工人。
毕竟不单只要翻修祠堂,钟泱还想着要在村子不远处的一块空地上建一座新的教学大楼,不过那些都是以后的事情了。虽然不是马上要建,但是现在就开始准备却是必须要完成的事情。
“村长,你对这里还有没有什么新要求?”钟泱和村长李万盛正站在宗祠的大门外,商量着宗祠改建的具体细节。
“嗯,没什么了,现在就很好。钟先生的古道热肠,我们塘尾村上下都是很感激的。像你这样与我们无亲无故的人,却肯为我们村做这许多事,我都不知道该如何答谢你的好。”
村长是个精明能干的中年男子,穿着浅黑色的长衫和褂子,前额光亮无毛,想来还是留着剃发的习惯,但是辫子是没有再留了。虽然出资修建宗祠的是钟泱,但是对于宗祠翻修的具体事项,最有发言权的始终是身为塘尾村村长的李万盛。
“里面的杂物都要清理干净,订购来的新桌椅也要按照要求摆放好,还有那些读书识字用的物品,都要先保存好等翻修完成之后才能拿出来使用。”李万盛把所有的大小事务都处理得仅仅有条,作为一个村长,他还是有着这些基本的才干的。
虽然李万盛可能没有什么太高深的学问和知识,但对于这个村子里大小事情的熟悉和管理,可就没有人能比得上他了。如果不是世道不好,塘尾村也不会落魄到这般田地。
村民们得知了村里的祠堂被翻修,脸上多多少少都出现了一丝喜色,毕竟祠堂破败成这样,丢的是全村人的脸面。而之后更是听说各家各户的孩子都能得到读书识字的机会,大多数村民都是表示欢喜的,只有个别孩子比较大的家庭面露难色。因为那些到了14岁的孩子,已经是家里的经济支柱了,为了全家人的生计他们不可能有时间来私塾学习的。
整个白天他们都必须干活,晚上没有灯火照明,而且也没有精力去继续学习,夜间补习在这样的小渔村里一点都不现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