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第2/4 页)
熙凤笑着说:“宝玉,千万别喝冷酒,小心手颤,明天就不能写字,也不能拉弓了。”宝玉忙说:“我没有喝冷酒。”熙凤笑着说:“我知道没有,不过是嘱咐嘱咐你。”宝玉原来好像爱喝冷酒,不过宝钗教育过他,给他讲过理论的,他好像已经不这样做了。熙凤这句话像是废话,但人家用这句话表示了对宝玉的极大关心啊,废话就不废了吧。古人很讲究养生,指出:热酒伤肝,冷酒伤肺。可是酒鬼只坚持一点没酒伤心。宝玉把屋里的人都敬了一圈,唯独贾蓉媳妇是丫环们倒的酒。他还走到外边走廊上,给贾珍他们倒上酒,陪着坐了一会儿,然后回到自己的座位。
接着又端上来元宵。贾母就让唱戏的歇歇:“小孩子们怪可怜人的,也给他们些热乎乎的东西再唱。”戏停了,有人带进了两个说书的女演员进来,拿两张小板凳让她们坐下,又把弦子、琵琶递过去。贾母就问李婶、薛姨妈听什么书,她们两个人都说:“什么都好。”贾母就问:“最近有什么新书?”女演员回答说:“倒有一段新书,是残唐五代的故事,叫《凤求鸾》。”贾母笑着说:“这一个名字倒好,先大概说说,如果好再详细说。”女演员说:“说有一位乡绅,本是金陵人,名叫王忠,曾经做过两朝的宰辅。现在告老还家,只有一位公子,名叫王熙凤。”告老还家,就是因为年老,辞职回家安度晚年。一般说,凤是雄的,凰是雌的,但后来凤凰渐渐地主要代指指女性了。所以,最早“凤”多是男人的名字,后来却多是女人的名字了。熙凤,大致的意思应该是吉祥的凤凰,吉祥鸟的意思。
大家一听,都笑起来。贾母笑着说:“这重了我们凤丫头的名字了。”有女仆人上去推了推她说:“这是二奶奶的名字,可别乱说。”贾母笑着说:“不要紧的,继续说。”女演员忙笑着站起来:“我们该死,不知是奶奶的名字。”熙凤倒是想得开:“怕什么,你们只管说吧,重名重姓的多着呢。”
女演员就接着说:“这年王老爷打发王公子进京赶考,那一日遇见大雨,就到一个村里避雨。谁知这村里也有个乡绅,姓李,与王老爷是世交,就留下这公子住在书房里。这李乡绅没有男孩,只有一位千金小姐。这小姐芳名叫雏鸾,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贾母插话了“怪不得叫《凤求鸾》。不用说,我猜着了,肯定是这王熙凤要求这雏鸾小姐作妻。”女演员笑着说:“老祖宗原来听过这一回书。”大家赶紧都跟着称赞:“老太太太什么没听过!就算没听过,也猜着了。”贾母笑着分析:“这些书都是一个老套子,无非就是些佳人才子,最没意思了。把人家女儿说得那么坏,还说是佳人,编得一点谱儿都没有。开口都说是书香门第,父亲不是尚书就是宰相,生一个小姐一定是掌上明珠。这小姐一定知书识礼,是个绝代佳人。不过,一见了一个英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就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做人的礼也忘了,人不人,鬼不鬼的,哪一点儿像个佳人?就说那个男人吧,读了满腹文章却去做贼,做这样的下贱事,难道王法就因为他是个才子,就不判他的罪了?那编书的是自己打了自己的嘴。再说,这样大大家庭,老爷、夫人都该知礼啊。另外还有那些老妈妈、丫环什么的呢。怎么这些书上只有小姐和一个贴身丫环呢?这不是前言不搭后语吗?”大家都使劲点头:“老太太这么一说,把里边的谎话都揭出来了。”
贾母来了劲儿头,继续分析:“这里面有个原因:编这样书的人,有的是嫉妒人家富贵,也有的求人家不成功的,所以编出来这样的故事侮辱人家。也有的是自己看了这类的书看魔怔了,他也想找一个佳人,所以编了出来取乐。他哪里了解官宦人家的生活啊!就拿我们这样中等人家说起,也没有这样的事,别说是那些大贵族人家了。这样胡诌,也不怕把下巴诌掉了。所以我们从不云许说这些书,丫头们也不懂这些话。这几年我老了,她们姊妹们住得远,我偶然闷了,也说几句听听,她们一来,就赶紧停下了。”李婶、薛姨妈也都笑着说:“这正是大家庭的规矩,连我们家也不让孩子们听这些杂书。”
还别说,贾母分析得颇有道理,编书的人还确实有类似的心理。现在也是这样啊,很多总“坐家”的作家或电视台的“胡编”,编造的故事根本经不起琢磨,破绽百出,“穿帮”不断,悲剧都成了喜剧,喜剧都成了荒诞剧,生活剧都成了神话剧,历史剧都成了青春偶像剧。年轻人看多了,还真有些人入了迷,上了当。当然,作家嘛,有些也经常在小说里去实现自己的梦,比如让很多女孩对自己爱得死去活来之类的梦,这倒也没什么的。不过,贾母说的也不完全是事实,她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