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第3/4 页)
远山:“你是怎么弄的?我也懂一点医,我刚才崴得挺重的呀!”
“他会按摩,”水伯仁解释:“按摩两下就好了。”为了防止女人再次崴脚,水伯仁继续扶着她走路:“你要出山吗?正巧我们同路,送送你。”
“你真是太好了。”女人仔细打量水伯仁,“这位老先生,看起来你气色不错嘛,个子这么高,腰背一点都不弯。”
“我老吗?我才刚刚退休,而且……”水伯仁想说,而且还跟着萧大师学气功,话到嘴边却变成了:“而且还坚持练习气功。”
“不错不错,”女人赞不绝口:“真是老有所为啊。”
“大妹子,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有四十多了吧?”
()好看的txt电子书
“什么呀,”女人乐呵呵地说:“我都六十多了。”
“不可能!象你这么年轻,就是做我女儿我都相信!对不起,我不是那个意思。”
“这位先生,你可真会说话呀!”
“我姓水,名伯仁,就叫我水先生吧。”
“我叫陈银娣。”女人回头看了一眼跟在后面的萧大师,“他叫什么?”
“你就叫他老萧吧。”
“老萧好像不太爱说话。”
“在大山里呆的时间长了,难免木讷呆板。他在山里种果树。”
“是个农民?”
“差不多吧。”水伯仁挺了挺胸,“我是实验室主任,科学家。”
陈银娣又乐了,“真巧,我也是实验室主任。”
“是吗?哪个所的?”
“麻省理工大学的。”
“你是美国人?”水伯仁一怔。
“对呀,不过我也是中国人呀,而且我就是北京人,这儿还有我的一个姐姐呢。”
“哦,哦。”
“我念完大学就出了国,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年轻的时候不想,现在反而想回老家了。我打算呀,在北京买套房子,可以经常回来住住。”
“那,那你的家里人呢?”
“我一直是一个人生活。”陈银娣又打量水伯仁,“你呢?你为什么不带着老伴一起爬山?”
“她早就,走了。”
“抱歉,非常非常抱歉。”
不知不觉走出了大山,经过一片果园,萧远山在他们背后干咳两声:“喂,老水!我要回家了,你们不进去坐坐?”
两人回头,“不去了。”
“那我就不送你们了,路上小心点!”
“知道了!”
两人互相搀扶着,边走边谈,谈理想,谈人生,谈逝去的光阴。一直到了公路上,到了车上,两人还在不停地谈,仿佛是多年没见面的老朋友。
到站了,水伯仁犹豫再三,还是给陈银娣留了个电话号码:“要是想旅游的话,就打电话找我,我可以给你当导游。”
“我还用导游吗?我就是北京人。”陈银娣嘴上说着,却把电话号码小心地收好,“或许我会给你打电话,北京变化太大,好多地方我都不认识了。”
接下来的几天,两人一起去游览故宫、香山、八达岭,拍了好多照片,相互间有了更深的了解。水伯仁知道陈银娣是研究生物工程的,参与过人类基因组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一项由美国科学家提出、国际合作开发的宏伟科研项目,于1990年启动。计划分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绘制出人类基因测序草图,后一阶段是解读出这幅草图的各个基因的功能。前一阶段工作在本世纪初就完成了,后一阶段工作则艰苦得多,直到现在还未完全完成。因为人类共有三十一亿个碱基对,三万多个基因,有时是一个基因决定一种疾病,有时是多个基因共同决定一种疾病,很难分析。
陈银娣也知道水伯仁是研究鱼雷的,只可惜没取得什么成果。还有他中年丧妻,晚年丧女,潦倒至极。不过这位老先生精神状态还挺好,身体也不错。
()
这天晚上,在餐馆里,陈银娣抱怨道:“我整天住在姐姐家里,她家也不宽敞。虽说是亲姐姐,可姐夫孩子和我并不熟,时间长了难免要产生矛盾。”
“哦,哦。”
“老水,你说呀,我该怎么办?要不,我还是回美国吧。”
“别别,”水伯仁急了,“我听说,美国人际关系特淡薄,你在美国又没有亲人,那不是更孤单吗?”
陈银娣叹一口气,“我还是找家养老院,把自己养起来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