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朱元璋训儿子(第1/2 页)
曹泰带着郑和来到了后宫的大门前,一步都不敢再往里迈。
郑和向曹泰深深地鞠躬致谢:“感谢曹指挥使。"
曹泰思索片刻,尽管他们的身份地位有着明显的差别,但这个小宦官毕竟跟小大爷有关系,经过短暂犹豫后,他还是伸出手拍了拍郑和的肩膀,轻声道:“后面的路难走,小大爷应该已经跟你说了,一切都得靠你自己。"
这无言的安慰让郑和心中感到一丝温暖。
郑和再次向曹泰行了个礼,凝视着深深的皇宫内部,暗自握紧拳头,坚定地踏入其中。
此刻,在谨身殿中,朱元璋随意地翻看着洪武二十四年尚未处理的奏折,大多数都是些琐碎小事。
然而,朱元璋看得极为专注。
身边的侍女和太监都偷偷观察着他,心里充满了好奇:这么多奏折,老爷子明明都已经看过,为什么还要如此认真?
更奇怪的是,他的脸上还挂着久违的笑容——这可是破天荒头一次!
以往老爷子审阅奏折从未笑得如此开心过。
其实,朱元璋并不是因为奏折内容而笑,而是因为他鼻梁上戴着的那副金丝眼镜。
朱元璋一会儿把眼镜推到额头上去,一会儿又把眼镜挂回原处,这样反反复复,却不觉得厌烦。
奏折上的字迹,此刻对他来说清晰可见!
以往他在批阅奏折时总是趴在上面,而现在却坐得笔直,即便距离奏折很远,他也无需眯眼。
"好东西!真是个好东西!这玩意儿,神奇啊!"
朱元璋满意地笑了出来。
不久后,陈洪走了过来,小心翼翼地说:“皇上,燕王殿下已在殿外等候。"
朱元璋应了一声:“把他叫进来。"
不多时,朱棣步伐稳健地走进来,双膝跪地道:“儿子给父亲请安。"
朱元璋挥挥手:“起来吧。"
朱棣起身,注意到朱元璋鼻梁上的眼镜,一时有些惊讶。
他擅长察言观色,看见朱元璋不停地摆弄眼镜,就知道老爷子对这件新奇物品喜爱至极。
朱棣笑着说:“父亲,这是什么稀罕物件?儿子怎么从未见过?”
朱元璋笑呵呵地回答:“你没见过是对的,这是咱们提前收到的寿礼。"
朱棣愣了一下:今天才月初三,老爷子的生日还有十二天才到呢,是谁这么早就送了礼?
不过,朱棣很快反应过来,不动声色地说:“哦?这是什么宝贝呀?看样子父亲很喜欢呢!"
朱棣顺从朱元璋的话题继续往下聊。
别看他表面上豪放粗犷,做起事来爽朗大方,但实际上朱棣是个心思细腻、懂得何时说什么话能让朱元璋开心的人。
果然,朱元璋示意他走近:“到我面前来,站直了!"
朱棣听话地走到朱元璋身旁站立。
朱元璋指向奏折上密密麻麻的文字:“看得清楚吗?”
朱棣尽力眯眼看:“这……有点看不清楚。"
他原本以为老爷子是要让他参与奏折的审议。
然而随后他发现自己误会了。
朱元璋装模作样地点点头:“嗯,看不清楚吗?我看得很清楚。"
朱棣哑口无言,只见朱元璋倚靠在太师椅上,满脸得意的笑容,朱棣明白,老爷子这是故意炫耀呢。
原来问题出在这副眼镜上。
朱棣故作不解地问:“父皇,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您的眼花了好了吗?可喜可贺,可喜可贺啊!儿子祝福父皇!"
什么是说话的艺术?有时候所谓的“傻”,何尝不是一种大智若愚的表现呢?
果然不出所料,朱元璋开怀大笑:“胡说八道!我都一大把年纪了,还能返老还童不成?”
朱棣摸了摸头,脸上露出困惑不解的表情,说道:“父皇,这个……儿子不太懂,到底怎么回事呢?”
朱元璋用手指轻点了一下鼻梁上的眼镜,笑着说:“就是因为这个!"
朱棣装出一副豁然开朗的样子:“原来如此,是这个东西的功效啊,太棒了!儿子下次也会给父皇您买几副来!"
朱元璋连忙摇头:“你可买不来这个,这是我们大明的智慧,是我们老朱家的智慧,可不是那些外来货能比得上的。"
朱棣不动声色地说:“恭喜父皇,真是可喜可贺啊,这可是个人才呢!父皇为何不把他调进军政局为国家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