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2/4 页)
在,一味地坚持到底,而且都是滴水不漏、油盐不浸。
更加令柳义四人不解的是,似乎自己这边想到了什么,对方早已知晓,还没开口就让他出言封死,弄得哑口无言。
虽说是行行出状元,然而这个经营茶叶的叶掌柜也太神奇了!当下,怀疑对方有可能是什么修真高手或是什么异人,柳义不禁不时使用“眼通”暗中打量了对方几遍,发现他不说不是修真者,就连武功修为其也是一点没有。
而正是这个人,在茶贸场上让他们相形见绌,自甘下风。
末了,不但不能占丝毫便宜,柳义还给对方说服,自己额外地掏了腰包,购买了近百斤的据说是产于石质高山上的极品茶叶,以便孝顺父母及送给“孟夫子”等人。
只是到了这一步,他们现在又遇到了一个麻烦,那就是运输问题。
原来,千峰镇——上江县——平阳县,这一路可都是水路,因为此时年关将近,凡是一百吨以下的小货船,船上的那些船工都已经放假、回家过年了,而要请这种大船运费又高得离谱。
左右为难之际,刚好“chūn秋草堂”进来两名年轻茶商,好巧不巧,正是“钻山鼠”昨天晚上想让黄山彪顺便下手的那两个人,竟然买了一百五十余吨的优质茶叶,而他们所用的是一艘二百吨的大船,四十吨装上还绰绰有余,而其目的地居然刚好也是平阳县。
貌似两人与整个草堂的人都混得很熟似的,在柳义他们提出要求后,胖胖的叶掌柜依然如一尊佛般坐在那里,根本不用自己出面,只是叫了一个贴身的年约五旬的伙计老王,出面帮助斡旋。
出乎意料的是,这老王看来也不是省油的灯,还没有三言两语,那俩年轻茶商居然爽快地答应了柳义等人顺便搭运货物的要求,只是要付出一些相当于普通小船的运输费用。
事情得以顺利解决,四人出于礼貌,便请这两名茶商和叶掌柜及老王在附近的酒家吃了一餐饭。
后者以忙于商务为由惋拒,前者毫无矫情地爽朗入席。
经过一聊,这两个人都是在二十五岁上下,一个叫谭平,一个叫周冲,本身的武功修为在七、八级左右,看起来比较jīng明能干,一副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样子。
随着六人交谈的逐步深入,四人了解到此二人的真正身份不是商人,竟然是大津国内比较有势力的一个大帮派——“船帮”的人,而且那个叫谭平的还是平阳支舵的一个头领,周冲是他的手下,货船也是他们帮里面的。
天脉大陆帮会组织的祖师爷据说是无数年以前与儒家的祖师圣人同一时代的另一圣人墨子所创,系一介于世俗与修真门派的又一势力,起初由一巨子统一管理,后在几万年前均随着各行各业分化出许许多多的派别,象什么“船帮”、“马帮”、“工匠帮”等,据说还有“青楼帮”之类的。
“船帮”除了基本掌控内河的运输线以外,平时也借着强大的运力从事一些经商活动,在水运发达的地方影响很大,只是明新州大多为陆路,他们一直没有在该州城开设过分支机构,柳义了解较少而已。
这一次谭平是受总舵的指派,于近期内收购大量的茶叶,据说是要卖到海外去,利润达几十倍以上,相当的可观。所以,即便是大年三十将近,也只好亲自出马,东南西北,到处奔波。
“噼哩啪啦!……”
正在六人约好在第二天出发的时间之后,蓦地,街道上出现了很多惊慌失措的黄府的家丁,一边走门窜户、翻仓倒库,一边似乎正在极力地搜寻着什么比命还重要的东西。
原来,由于黄山彪平时口风就很严,晚上出去做事,去那里、做什么、什么时候去、什么时候回?……等等这些,只有他自己和跟着的当事人才清楚,否则就是再亲近的人也无从知晓。
所以,直至中午,黄府的人才发现,他们的大员外一夜未归。照说这也没什么奇怪,毕竟,好几天都不见人,是黄山彪常有之事。
后来,有人无意中走到密室,一看,整个的里面包括暗室已是空空如也,只剩下一大盆炭火早已燃烧殆尽、装满灰烬的火盆,孤伶伶地摆在大厅之间,这才意识到其事情的严重xìng。
三姨太派人一查,哎呀!昨天晚上在床上还生猛无比、甚于狼虎的黄山彪大官人,竟然莫名其妙地失踪了,与他一起莫名在人间蒸发的还有六名随从,其中居然还有她最为疼爱的亲弟弟,这一下,整个人顿时面无人sè,失张失志,发了疯似的大喊大叫,到处奔跑。据说,她当天就已经发了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