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页)
由于外蒙独立,致使中苏边境到北京、长春等内地战略重镇的直线距离缩短到只有570 公里和525 公里。中国就好像坐在随时都可能爆发一场可以引发世界大战的火药桶上。继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仅仅6 个多月,1965 年5 月14 日,在我国西北核试验基地,一架“轰6 ”飞机又投下了一颗原子弹。这一次蘑菇云的飘起让西方世界的神经又颤抖了一下,然而他们依然嘴硬说:“中国的飞机落后,导航系统还是20 世纪40 年代的水平,不定哪个时候一丝误差就会把原子弹投向自己的城市、乡村。”
西方政客的话不值一驳,但是中国科学家心里明白,靠飞机投弹是躲不过美苏卫星的侦察视线的,恐怕我们的飞机刚起飞,就会被看不见的导弹打下去。
4 两弹结合,令西方世界惊颤的杀手铜(1)
中国人要想真正扬眉吐气,两弹结合才是真正令西方世界惊颤的杀手铜。美国人估计,中国研制出能够运载原子弹头的导弹,大概还像梦想一样遥远,而中国就是要来一个闪电般的跃进。
早在1963 年9 月,聂帅在听取刘杰、李觉、钱三强、钱学森、刘西尧、刘暄、张钧、朱光亚的汇报时说:“我们装备部队的核武器应该以导弹为运载工具,这是我们发展的方向。飞机很难在现代化战争条件下作为运载核武器的有效工具。”三个月后,中央专委就这个问题作了专项研究,确定核武器以核导弹为主的发展方向,责成国防工办、国防科委、二机部和国防部五院一分院立即对导弹核武器的研制工作作出全面的计划安排。
把原子弹装在导弹上,比起核航弹来,其体积和重量都大大缩小,在所经受的环境气象条件下,其要求更加复杂苛刻,研制难度确实很大。聂帅提议这项工作由钱学森、钱三强共同主持。
1964 年9 月n 日,中央专委就两弹结合作了部署,此时,“东风二号”中近程导弹终于发射成功,作为运载原子弹的“东风二号甲”导弹也已临近成功。不久,中央专委会议决定由二机部、七机部(1965 年初,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改为第七机械工业部,简称七机部)共同组织两弹结合试验方案论证小组,由七机部抓总。七机部副部长钱学森、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为组长,一分院导弹专家谢光选为两弹结合技术协调组组长。会后,中央专委成员、副总参谋长张爱萍上将召开了专题会议。会上,谢光选等专家提出把原子弹装在导弹上,好比一个“哆嗦汉”的丈夫“娶”了个“娇滴滴”的小姐。为啥有这个比喻呢?因为导弹起飞前要有起竖、粗瞄、垂直测试、火工品安装、燃料加注、精瞄等一连串的哆嗦
事。而原子弹却是个怕热、怕冷、怕潮、怕振动、怕过载、怕冲击、怕静电、怕雷电的娇贵的“小姐”。导弹、原子弹同属于尖端技术,但由两个系统分别研制,双方互相都不了解,“联姻”难度确实很高。“两弹”从“恋爱”到“结婚”,有一个相识、结合的复杂过程,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谢光选说到这里,忍不住抿起嘴巴觉得好笑。张爱萍副总参谋长听得哈哈大笑起来,边笑边把两手一握风趣地说:“我就要当‘哆嗦汉’和‘娇小姐’的介绍人,硬要把他们撮合在一起欢欢喜喜拜天地,我要当他们的证婚人,给历史做个见证。不要怕美国人说中国是‘有弹无枪’,我们就要枪好弹好,打出一朵朵漂亮的、有声有色的蘑菇云。”钱学森插话说:“当然,搞两弹结合是非同一般的事情,美国从原子弹到两弹结合搞了13 年,苏联搞了6 年,我们暂定3 年‘结婚’,或者再提前1 年,那就要我们在座的介绍人加把劲。还有一个问题也是一道关口,怎么过关就看我们的弹道专家咋个唱戏啦。中央专委已经给大家把台子搭好了,这个台子就是我们辽阔的960 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美国人在海洋上搞导弹核武器试验,那是因为他们有海上霸权,有20 多艘航空母舰和几百架飞机,他在海上打靶,世界上哪个国家敢干涉他。苏联有2200 多万平方公里的大疆域,不需要到大海上去。苏联的原子弹、导弹试验是在地广人稀的西伯利亚进行的,试验的风险很小。我们试验既不能到海上,因大海大洋的出入口都被美国封锁了,更不可能到西伯利亚,只能在自己的国土上进行两弹结合的飞行试验。为避免不幸事件发生,弹道设计一定要准确无误,所以产品必须是高质量、最可靠的,二机部、七机部都要采取严格的措施,特别是担负具体设计制造任务的单位更不可有一丝一毫的疏忽。只有追求永远的成功,这一对‘夫妻’才会和谐美满。”钱学森的话令在座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