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页)
起过你可能要来取衣服的。但您能等会儿吗?廖老太太前天才拿来,还差一些”。君初只有无可奈何地在店内坐下,三三瞥了他一眼,飞快走进店后的工厂。
当时店铺大门关上了一大半,女工们背起行囊,兴奋交谈着陆续离去。还有个店员快手快脚,在门外贴上春联“天增岁月人增寿……”忙忙碌碌,最后店里一片空荡,只剩下君初一个人。君初觉得无聊,径自走入工厂,见三三一个人低着头,又拆又缝。
君初问道,“所有人都走啦,你呢?年三十呀”。三三,“老家没人,回去也没用……您再等会儿。就好了”。君初说,“不急。雪下得太大,可能水路封了,渡船的也回去吃年夜饭,今天怕是回不了”。三三惊讶道,“那你不也得在外头过除夕?”君初靠着墙壁,笑得爽朗,轻松地说,“我工作四处奔波,本来就很少在家过年,习惯了”。后来跟那个绣女三三在路边小店凑合了一顿年夜饭,菜不丰盛,但在记忆里自己是饿极了的,风卷残云,吃了个片甲不留。
廖老太太的问话打断了君初的回忆,“曼丽小姐,你会绣花吗?”“不会”。曼丽看着那些芙蓉花发愣,为什么自己就不懂这些。
“小时候没学过?不会吧,你们应该懂得苏绣,就是双面绣,我正学着呢,你指点一下”。廖金兰放下筷子把之前绣的那块双面葡萄递了过来。
曼丽很尴尬,“我母亲去世得早,没来得及教我——这个葡萄,绣得挺不错的”。曼丽夸奖着。
廖金兰眼睛里闪过一丝失望,继续招呼大家吃饭,心里却想起另外一个人。
收拾碗筷的时候君初使了个眼色,曼丽赶紧去厨房帮忙,客厅里只剩下母子二人。
“怎样,怎样,她是不是很好啊?”君初非常想知道答案,他也知道曼丽在厨房里的耳朵竖得肯定比兔子还高。
“你觉得好就好,我没意见啊”。廖金兰不讨厌曼丽,没那个必要。看起来这妹子也算模样周正。随口又问了句,“属什么的?”“虎”。君初答道。
廖金兰念叨着,“属虎,二十岁,你属马,二十九。她几月的?什么时候出生的?把生辰八字写一下,我有空去找人算算去”。君初走到母亲背后帮着捶背,“妈,蓉半仙不就在身边嘛,还用得着找别人吗?”“她?行了,半途而废的修行,别误了你的终身大事了!我回长沙去庙里找人算!”廖金兰继续道,“八字没问题,你们就早点定了。我看了日子,后天我就回长沙”。君初嘀咕着,“我还以为后天订婚呢”。“你说什么?我耳朵背,你说话这么细声我哪里听得到!”“我说您多住几天,叫曼丽陪您转转,也好买些特产回去”。君初听到母亲要回老家,极力挽留。
“你做好事喽,让我买特产!上次带回去的还没送完!”廖金兰想着清明节将至,老头子坟上也该填填土修修碑了。
去电影院坐着的时候曼丽心不在焉,君初问怎么了。
曼丽偷偷地在他耳边说,“你妈妈对我印象怎么样?”“挺好的”。君初握着她的手说道。此时银幕上的男女主人公也是这样做着,恍惚间,有种现实与虚幻的混合。
“嗯”。曼丽答应着。
君初就是自己喜欢的男子,面目可亲,衣着有品位,个子高高的,家庭条件优越,工作稳定高尚,报酬丰厚,为人正直不妥协,热情又幽默,更可喜的是,自己喜欢的人也恰好喜欢自己。这几率,比到马路上被车撞飞的可能性还小。
电影散场时,君初送曼丽回屋子,一路上讨论着电影里的情节。君初更感兴趣的是电影的拍摄手法跟剪接技术,他目前正拍的这场电影,不知道是否比今天看的这部更受大众欢迎。
廖金兰收拾东西的时候君初从外面回来,看到沙发上堆了些自己的衣服,问道,“这么晚了,把我的衣服找出来干什么?”廖金兰抬头看了看他,说道,“把你的脏衣服洗洗,乘着这几天太阳大,冬天的拿出来晒,夏天的翻出来你要准备穿了”。君初感动一番。
蓉妈准备了宵夜,是桂花汤圆,甜腻腻的,咬开后满嘴的桂花清香。家里有女人在总是好的。
君初送廖金兰上火车的时候,曼丽正在播音室,因为调班了,没有办法去送她,只是在前一天晚上嘱咐君初买了礼物让老太太带回老家。廖金兰的衣兜里装着曼丽的生辰八字。丈夫去世以后,唯一的依靠就是儿子。他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择偶,选择怎样的女子,一定要慎重。就如买股票一样,有些看起来牛的,也许以后会跌到停板。过来人的眼光,基本上不会错的,除非对方有精明的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