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第3/4 页)
递给一旁田丰,挥手示意其交给沮授:“是不是皆在此诏之中,曹操到底是曹贼。还是曹公,非是我一言以弊,而是天意如此。”
沮授一个愣怔,接过那血诏,扯开一览,不禁双手颤抖。大汗淋漓:“这。。。。。。这。。。。。。这怎么可能?世人皆说曹操对皇帝陛下礼数有加,又怎会是这样!?不!绝不可能!”
刘备站起身来,淡然道:“这是当今圣上给我的亲笔血诏!”
沮授忽而低头瞅瞅血诏,又忽而抬头瞅瞅刘备,面对这血诏,适才的慷慨陈词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简直就是不堪一击。
“我缘何不顾一切逃离许昌!?又缘何自不量力与曹贼相抗!?更是缘何不惜生命引军直入冀州!?难道我刘备傻吗?放着好好的大汉皇叔不当,锦衣玉食,风光无限,非要过着刀口舔血,颠沛流离的生活!?”
刘备不禁眼眶有些湿润,平缓的语气陡然间变得铿锵有力:“若是那曹贼果真真心向汉,我刘备又缘何如此!!!”
一时间整个营帐鸦雀无声,整个空间似乎凝固了,那种感觉真的很是微笑,像是自己被孤立了,看不到旁人,只能听到那刺痛人心的话。
沮授哽咽一声,怔在那里,半晌不言。
刘备像是发泄了憋在内心许久的郁闷一般,腾地坐在那里,长吁一气,双眼盯着沮授,露出一抹遗憾之色。
“沮授先生,我刘备绝不会强人所难,你可以走!现在就可以走,我绝不拦着你。但是有一句话要告诉你,在袁绍退回邺城之前,你的家人此时应该在荆州。
这件事是我擅自主张办的,在此我刘备向你道歉,不过我刘备以人格担保,在我抵达荆州之时,必将你的家人安全送回河北。”
此时的沮授面泛一丝尴尬,大帐之内的所有能臣武将将全部的目光集中到了自己身上,这目光像是一把利剑,直插沮授的内心,痛不可挡。
田丰取回血诏,复呈与刘备。
刘备小心翼翼的收拾妥当,再一次将其置于怀中。
沮授心里一怔:“难道这份血诏一直便在刘备的身上吗?这样的忠臣怎么会。。。。。。唉!我这办的是什么事儿啊!”
沮授转过身来,缓步向前,每一步似乎都像是坠了铅一般,难迈!
刘备内心咯噔的一下,像是一把利剑直插心窝,可是他无能为力,身为主公,他绝不可能去央求一个谋士前来辅助自己,这样也太跌份了,以后还如何管束。
忽的沮授停下了脚步,转而跪在地上,当即叩首道:“我沮授愿为皇叔效犬马之劳,今生今世,绝无后悔,若有异性,天打五雷轰!”
刘备闻言,当即蹿下台来,三步并作两步,脚下一个踉跄差一点跌到在地,那如玉冠面之上,泛着难以平静的喜悦。
“来!公与快快请起!有公与相助,真是如虎添翼,匡扶汉室有望矣。”(未完待续。)
第二十章 最后的礼物
PS: 求月票!推荐票票!
邺城外三十里处,曹军营寨中。
曹操一脸阴沉,埋头于帅案之上,嘴角一阵抽搐,带动着那颔下短髯不禁晃动一番,帐中诸将见状,无有敢抬头者,皆是一副诺诺唯唯之状。
帐中寂静无声,像是凝固了一般。
忽的曹操开口询问道:“至此之时,尔等可有何策应对之?”
下首程昱站出身来,作揖行礼道:“主公!袁绍不过是强弩之末,已然不足为俱,而那刘备虽然兵少将寡,但各个武艺绝伦,勇冠天下,此诚大祸也,不得不防。”
“嗯!仲德之言与某不谋而合。”
曹操复直起身,双目凝神,侧耳仔细聆听,不时点头以示同意,又道:“可是那刘备奸诈的很,邺城周遭方圆数百里之遥,又往何处寻而灭之?”
“是啊!”
“主公之虑,正是我等之虑。”
“仅仅山林便有数百余里,那刘备兵力不足一千,若无方法可寻,岂非大海捞针?”
一时间帐中诸将皆有同样的疑惑,各个窃窃私语,面泛愁色。
一旁荀攸站出身来,献策道:“从今日战况来看,那刘备与袁绍似乎有隙。”
有隙!?
上首曹操顿时来了兴趣,哦的一声急问:“怎么说?”
荀攸解释道:“若是袁绍和刘备精诚合作,那此一战主公还能安然回到这大营之中乎?”
武将席中诸将都是能占善战之人,在刘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