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页)
发挥出了自己写得一笔好字的特长……总之可以这么说,在这里刘君过上了衣食住行无忧、学有所用、安逸的幸福生活了。
过上了幸福生活的刘君也已经二十有五,到了“寤寐思服”的年龄了。“思”久了偶尔“做”一下当然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刘君将地点选在办公室这一招够狠的,“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看起来这王八蛋深谙此道。
2
()免费TXT小说下载
八点半,上班正式开始。
笼罩在编辑室上方的空气依旧沉闷。十几个人都趴在自己的办公桌上埋头苦干,不发一言。不时有人站起来走来走去,但很显然并没有任何目的,只是为了站起来走一走,随便干点什么,然后又坐回到位置上继续工作。
另一间办公室是公司内勤管理人员——我们称之为“监工”,一共四个,负责单位的日常事务、外联及监督其余的人工作——他们偶尔“顺便”进来拿一点什么然后离开,其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只不过是为了检阅一下大家的劳作状态。
公司的正式名称是“中国国际友好出版公司”,现有员工十七人,办公用房面积(租用)三百余平米,位于北京鼓楼附近的一条小胡同里。
这是一家说不清楚什么性质的公司。牌子很大,规模却很小;出书很多、种类却很少(反正两年多来我只见到过一种名人录,仅此一种);名字像国家的,挣钱却是个人的;看起来像国际的,实则是完全封闭和多半地下的。
老板是一对福建夫妻。
男的姓杨,称为杨总,人极瘦,眼睛大而萎靡,病殃殃的。据说他原来是福建省的一家报社的记者,不知怎么摇身一变就成了中国国际友好出版公司的注册法人和CEO。女人丰满而漂亮,眼睛流光溢彩,身体摇摆有力,活力四射。
看起来两个人关系并不是很融洽。杨总经常会在办公室过夜,在电脑上写字、聊天或玩游戏。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也是各忙各的,我几乎没见过二人目光相遇过,毋论交谈。
刘总很细心。他经常往返于香港和北京之间(据说香港还有一家“中华日报”亦在本出版公司名下),每次回来的时候总会到编辑室,笑吟吟地给大家派发礼物,当然多半是些巧克力或钥匙扣之类的小玩意儿。
有一个人的礼物多半不同,他就是文隽。
文隽二十一二岁的样子,清新俊雅,谈吐温和。他在公司的职位是内勤管理。但看上去他时常无所事事,因为他的工作基本上被蔡志峰完全包揽了,所以他基本上是乐得逍遥。
后来文隽基本上就成了杨总的专职生活秘书,在其闲暇的时候陪着聊天、玩游戏、备烟、泡茶,杨总在办公室的一日三餐,甚至床上的被褥和衣物整理也在其工作范围之内。这让公司的其他员工很是眼红心跳、面红耳热。
对于文隽和杨总生活观察最细致入微的当属林珊。
七日鸳盟(3)
据说林珊是公司女性职员里惟一的才女。她在湖南一所大学的外语系毕业后留校执教,后因实在是厌倦了枯燥的校园生活,辞职去了当地一家外资公司做总经理秘书,拿一万多块的工资,住单身公寓,生活上挥金如土。但不久终因无法忍受香港上司三番五次的性骚扰而愤而拂袖而去,在当地传为美谈。至于如今为何流落北京,工资不足三千,寄居地下室,且生活俭朴就不得而知了。
顺便说一句,林小姐现年三十有五,未婚,容貌一般,不爱搭理人,性格属孤僻一类。
林小姐每天上班准时来下班按时走不多说一句话不多做一件事像个机器钟点工、或者像个影子,只有在工作进程这一环节上你能够想到或者看到她,在其他情况下,她基本上处于隐形状态。
但在“文隽和杨总”这件事情上,她却一反常态,超乎想象地热心。她基本上能够准确地说出他们两个人今天又同时穿了同一品牌的皮鞋袜子、用了同一厂家的香水和剃须水、甚至牙膏都可能是一样的……诸如此类。
这些事情一般都是她每天早上假装经过我身边时悄悄告诉我的。由于第一次我夸奖了她,所以以后一有什么新的发现她肯定第一时间通报我。由于在这一点上我们心灵相通、共同分享着诸多秘密,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几乎成了知音。
林珊和我,还有希言是做编辑和设计工作的,在单位属于编辑技术人员,相对于资料收集整理或者抄信封的“劳务人员”来讲工作的氛围相对宽松一些,可以自由把握进度,“监工”对我们也相对客气,基本上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