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页)
序一 世事没一本正经
陈冠中
读沈旭晖的《国际政治梦工场》,我像上了一课历史课,或者说恶补了很多课历史课,如果你恰好也像我一样喜欢中外历史、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这本书可以超额满足你。坦白说,我是喜出望外,一口气追读全书的每一章以至误了睡眠,勤奋程度如中学时看武侠小说,*亦然。
我对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的兴趣从来很大,认识却是很选择性的,亦带着偶然性。人住在大陆,就对非官方的中国共产党史多了点耳濡目染;住到台湾,才认真地看点当地历史;因为佛教,所以去了多次印度、尼泊尔、不丹和西藏地区,顺带懂得关心一下南亚和西藏问题;911之后,才急忙看关于中东和*教的资料;游了一次土耳其,又补看了一些中亚和奥图曼帝国的研究,慢慢联想起中学时读过的奥匈帝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曾经写过西方*主义的文章,因此也曾囫囵吞枣旁及了一点20世纪的欧洲史,如法西斯主义和苏东共产主义。另外,跟很多学过英文的香港人一样,比较注意美国英国的事。
可是,自己对美国英国的认知和关注点也是不断在修正的。英国如何治爱尔兰?为什么在冷战结束后,全世界各地还有超过700个美军基地?美国的军事—工业—能源—政党—国会—总统复合体是如何运作的?
另外,虽然嚷嚷了这么多年亚非拉,即后殖民学者所说的三洲,但仍是一鳞半爪,所知有限。我很久之后才知道首都是金沙萨的刚果(金)面积等于三分之二个西欧,阿根廷曾是世界最富有国家之一,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在90年代中有超过50家全国电视台及超过一百家广播电台。
就算是耳熟能详的地区,其实还是有隔的。我们真的懂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泰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德国、意大利吗?其余的,更不用说了。
不过,这些经验恰恰是告诫了我必须谦虚,因为世界不平,世事远比我们想象中复杂,我们对别的地方大多是不了解的,甚至连印象都没有,就算有印象,十居其九是以偏概全的。
如果我们的国际知识是从中文主流媒体上得来的,那千万不要自以为是,以现在三地报纸和电视的国际时事报导为准则的话,我可以大胆说,我们几乎什么都不懂,没有一点是弄对的,都是想当然。
更不幸的是,也没有一本历史正典或名著是可以完全信赖的。
西方也好不到哪里。举个近例:多年以来,大家都认为贝纳德?刘易斯是美国的*及中东文化权威,连小布什政权对*世界的假设也很多受刘易斯的影响,侵略伊拉克后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弄得灰头土脸。
听上去很令人沮丧,但唯一的寄望也只是有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尽量去追寻历史和国际真貌。如果你愿意用心去找,现在还是可以找到相对贴近事实的文章和书。比较起来,近年的国际关系和历史书比前精确多了:对历史定论的修正主义重写,对精英历史用社会史角度重述,以被统治者的视角颠覆统治者观点,以非官方论述解构官方版本,多了对话语权和话语位置性的自觉。
我觉得沈旭晖这本书,虽常语带本土幽默,态度却十分严肃,执著地还原世事的真貌或多貌,为中文读者的国际认知进行再教育,毫不骑呢,更难得是并没有犬儒。他的网撒得非常广,除了知识惊人外,也够胆识,不卖账,不怕政治不正确或抵触官方底线,不给知青的弱小心灵留点希望,更无惧得罪单轨思维的愤青,破除迷信已到了遇佛杀佛、但求传真的无情境界。算他够狠,正合我胃口。我真想知道香港怎么会孕育出这样的一个年轻奇人?他的功夫是怎样练出来的?
闻悉这本书即将在大陆出版,我非常欣喜,也相信一定会吸引大量读者。内地看书的人口本来就多,而国际关系和历史,不论是本国的还是别人的,都还是很多人爱读的。如果能一本接一本地出版,知识分子更会佩服沈旭晖多过于丹、易中天。
现在是中国崛起、国力辐射全球的时候,国人需要谦虚和更多的真知灼见,而不是官方公关宣传、一致的口径、政治正确的国际分析、想当然的义愤填膺,起码大家要知道历史不是主旋律电影,世事的复杂暧昧,是没有一本正经可以承载的。什么时候国人才被容许去论述世事的吊诡歧义,即真正的坦然面对历史?
啊,忘了一提,这本书还用了电影做由头。从每一篇文章里谈到电影的三言两语,可以看出沈旭晖对中外电影及流行文化也懂得挺多。不过我依然庆幸书的重点不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