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页)
毕竟过往不少太平天国降将也得到重用,最高级的有北王韦昌辉的弟弟、太平军四大主将之一的韦俊,最卖力的则有刚提及的程学启,想不到李鸿章不吃这一套,以“事先不知情”为由,拒绝特赦降将,这自然大扫戈登面子,而且李鸿章杀降当时,戈登还在太平军降将“纳王”家中做客,此举似有借刀杀人之嫌。戈登盛怒下曾找李鸿章问责,李避而不见,他居然向李的座位连放数枪,此“义举”令他成为英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加上他个人纪律在旅华洋人当中算是首屈一指,也相对不那么贪财,令他日后在苏丹被*马赫迪军杀害时,得到全英国同情。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天国诸王比“清妖”更妖
《投名状》的太平军形象不俗,造型活像耶稣下凡,也默认了他们境内能进行有效管治,特别是苏州守将黄文金,更是全片唯一的英雄人物。这位黄将军史上真有其人,也是太平天国起义初期的广西*之一,不过并非苏州守将,晚期因战功受封“堵王”,最后在太平天国覆亡时护着洪秀全之子出走,兵败被杀,也算是一代人杰,不过电影说他家境富裕,毁家投效太平军,这明显是“北王”韦昌辉的事迹。
史上确有一些文献记载太平天国的种种“善政”,例如英国人呤唎(Augustus Frederick Lindley)曾在太平天国政府任职四年,是忠王李秀成的超级崇拜者,也跟着洪秀全“天父天兄”的乱拜一通。呤唎回英后著有《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Ti Ping Tien Kwoh: The History of the Ti…Ping Revolution; Including a Narrative of the Author’s Personal Adventures)一书,赞誉太平天国制度完全*,人民可随时击鼓鸣冤,甚至可与大英帝国相提并论,主要目的似乎是要将自己提升至和戈登平起平坐的传奇地位,希望将自己在祖家的喽啰出身一笔勾销。这位呤唎君在电视剧《太平天国中也曾出场,造型十分滑稽。除呤唎外,李秀成旗下似乎有不少洋将,另一位名将是守青浦城为太平天国“殉国”的萨维治(S*age,名字已不可考),可见雇佣兵的概念在当时多么盛行。
近年内地学术气氛越趋自由,中国学者对相对真实的太平天国历史已有一定共识,并写下不少推翻昔日歌颂太平天国的普及著作:正规的有潘旭澜说故事式的《太平杂说》,颠覆性较强的有网络作家“赫连勃勃大王”的《极乐诱惑—太平天国的兴亡》,都比号称“太平天国权威”罗尔纲的旧著作显得客观。美国首席汉学史家史景迁(Jonathan Spence)也有专著关于太平天国,特别介绍了洪秀全如何和西方教义互动,读来趣味盎然。一言以蔽之,他们大都相信太平天国诸王治下的“小天堂”,可能比满清治下的乡镇更难讨生活。《投名状》的苏州、南京城破后有大量居民生活,就和史实明显不符,因为太平天国末年已没有多少“人民”,除了士兵,百姓已逃得十室九空,剩下的也要“人相食”。电影中太平军苏州守将有出乎常理的人本精神,自愿杀身成仁拯救百姓,这不但在整个太平天国史从未出现,在中国近代史也难得一见,相当超现实。
这些还只是硬件问题,更严重的还是太平天国的管治方式,究竟是仁治(*自不可能),还是苛政,这就是《投名状》的禁忌了。即使是理应偏帮“革命”的电视剧《太平天国》,也通过清人之口讲述诸王王府建得比大清皇帝更华丽,连声望最高的忠王亦如是,弄得民穷财尽。当时诸王的“王娘”数目动辄数十,全部以数目字编排,像一个个私人夜总会,系统严密得令清军上下叹为观止。不少太平军将领又同好*、娈童,例如早期北伐军的主帅李开芳和后期的听王陈炳文,令盛产童子军的太平天国更添一劫,遭遇比当代乌干达、塞拉利昂等国的残暴洗脑童子军更坎坷。何况天王洪秀全等人定下的酷刑,丝毫不比著名的满清十大酷刑逊色,据说他最爱凌迟妃嫔“作乐”;东王杨秀清得势时,又不时拿贩夫走卒来个五马分尸赠兴(粤语,助兴,庆祝之意),充分暴露了农民政权崇拜暴力美学的愚昧无知。和一般明清农民起义一样,说是信奉上帝的太平天国也曾多次摆出著名的“*阵”,即让妇女*露出*,面向敌军炮火,据说这会让敌人攻力失灵,除非敌人使用安排壮男露出*的“阳门阵”反制。其实清朝官兵也曾在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之战时,因为强弱太过悬殊而使用过“*阵”,结果自然沦为笑柄。但以儒家宗师自居的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