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1/4 页)
当年宋徽宗起用蔡京之后,###执政,开始对旧党进行清算,以苏东坡为首的元佑党人成为政治运动清算的对象。凡被朝廷认为是元佑党人的一律罢官去职,儿女发配充军,子女已嫁人者也必须要被逐出京都。而李清照和赵明诚的父亲刚好一个是###一个是旧党。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号称“苏门六学士”之一,那毫无疑问是元佑党人之一。而赵明诚的父亲也就是李清照的公公赵挺之却是###的重要成员,当时任副宰相。李格非受到政治清算,而这边清算他的也正是他的亲家。
对于这样的情况,李清照作为一个儿媳大胆地给公公上书,以“何况人间父子情”为由请求赵挺之为营救李格非施以援手。可赵挺之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并没能做什么,李清照很怨懑,就写诗嘲讽公公“炙手可热心可寒”,也就是说你权势倾天,却让亲人心冷如此。对于李清照的这种要求和表现,赵挺之当时完全采取了沉默的姿态,事实上他自己也深处政治漩涡里,事实证明蔡京收拾了旧党之后,就开始收拾他了,没过多久,赵家也遭了难。
3 一路青山携绿水,琴瑟款款两温柔(7)
但赵明诚对这件事儿的态度就不一样,虽然我们不知道他在其中到底说过什么,做过什么,但我们知道,在朝廷对元佑党人的清算过程中,赵明诚照样买苏东坡等人的字画,照样收藏元佑党人的文物,照样和元佑党人的后代李清照一起欣赏并收藏那些被朝廷明令禁止的元佑党人的作品。要知道,这在当时可都是犯法的,这就像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妻子已经是右派了,而这个丈夫还整日跟自己的右派爱人一起去欣赏那些被批为“资产阶级毒草”的西方文学名著。这无疑是在用实际行动支持着李清照。
这种境界让我不由得会想起罗大佑的那首名曲:《爱人同志》!我记得那歌里好像有过这样的词:“在这批判斗争的世界里”,“我的灵魂进入了你的身体”。我相信,赵明诚的这种爱一定进入了李清照的灵魂与身体里。所以李清照在她后来的作品里,一遍遍地回忆和赵明诚一起饮酒、赌茶,一起猜字、读书,一起逛街购物,一起踏雪寻梅……这种志趣相投、情意相合境界,我想是因为有着坚实的生活的基础。
可有些人就是不相信会有这么完美的爱情与婚姻。
一直以来都有些学者,从解析李清照的词作入手,努力地分析她某些婉约词中哀婉情绪的来源。还真给他们找着了,他们认为李清照词中所用的某些典故明显是指责赵明诚,尤其是指责赵明诚发迹后对自己的疏远,并暗示赵明诚后来有纳妾或移情别恋的行为,而李清照这样抒写时是满怀着控拆的情绪的。
我们说,一切完美都是相对而言的,哪里有果真完美到无瑕的碧玉呢?爱情与婚姻就更是如此了。李清照与赵明诚一直都没有孩子,虽然原因多半儿是在赵明诚,但连李清照自己也都一直耿耿于怀,更何况那又是一个“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时代,这当然是他们婚姻生活的遗憾所在,由此引发夫妻情绪上的低落与哀叹也是人之常情。因此就算赵明诚去纳妾,也是可以理解的,况且宋人蓄姬与蓄妾那是非常流行的,甚至是士大夫生活中的一种代表现象。我们前面说过的苏东坡在这方面就很有名,所以赵明诚即便纳妾,在当时的环境下也无可厚非,而个性非常要强的李清照对此表现出情绪上的起伏也是正常的,不能说这就引发了他们的婚姻危机。由此入手,彻底来否定李清照与赵明诚的恩爱生活,我个人觉得,那完全大可不必。
西方人对爱情与婚姻有个说法,是说上帝把人一劈两半儿,然后扔在人群里,所以生命的意义就是要去找寻你的另一半儿!我想对于李清照来说,她应该是幸运地找到了她的另一半。赵明诚和她的夫妻生活,可谓琴瑟之合,丝丝入扣,那个她曾经深爱的丈夫,正是她生命里不折不扣的“另一半”啊!
说到琴瑟之合,按成语接龙的思维,我会想到《三国演义》所说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对于陆游与唐婉来说,从“琴瑟之合”到“合久必分”,大概是最无奈的宿命!怎样的相思,才能破解这场真爱的谜局呢?
请看下回:陆游与唐婉的故事——“沈园,跟往事干杯!”
。 想看书来
4 伤心桥下春波绿,疑是惊鸿照影来(1)
——陆游与唐婉的故事
南宋绍兴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144年的一个秋日的午后,也就是在六十多岁的李清照独自在庭院深深中思念她的爱人赵明诚,写下悲情之作《声声慢》的时候,20岁的陆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