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寻找人才!茶楼听政!(第4/6 页)
者的话语中充满了无奈和愤恨。
奕宁皇帝静静地听着两人的争论,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波澜。他回想起历史上那些残酷的战争和社会动荡,圆明园被烧毁、清政府倒台、明朝覆灭……
这些重大事件似乎与普通百姓并没有太大的关联。他开始质疑,所谓的国家强盛,是否真的能够给百姓们带来实际的改变?
老者的话如同一把重锤敲打着奕宁的心弦,让他陷入沉思。是啊,如果国家不能给人民带来幸福安康,那么它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国家的繁荣昌盛应该以人民的福祉为出发点,而不是仅仅追求表面的辉煌。
奕宁意识到自己作为皇帝肩负的责任,他决心要让国家真正成为人民的依靠,让每一个人都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然而,现实却如此残酷。国家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贫富差距、社会不公等问题依然困扰着底层民众。
是啊,回想起历史上的种种,奕宁皇帝不禁感叹道:“在八国联军侵华之时,不少百姓竟然协助洋人攻打北京城,实在令人痛心。”
他深知,这些历史事件不论结果如何,似乎都对普通百姓的生活影响有限。
所谓的新风气、旧风气,以及平等、民主、君主、自由、选举等理念,在现实面前往往显得苍白无力,只是些空洞的言辞罢了。
无论哪朝哪代不都是富者生富,穷者生穷,前期政治清明,轻徭薄赋,后期贫富差距加大,民众不满,再次内战,再建王朝,如此反复,重复五千余年。
,!
对于老百姓来说,真正重要的还是他们的生活质量。
奕宁皇帝眉头微皱,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他明白,身为一国之君,不能仅仅关注国家的繁荣昌盛,更应心系百姓的生活。唯有让百姓安居乐业,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国家才能够真正实现长治久安,走向富强。
此刻,茶楼内的辩论声渐渐平息下来,但奕宁皇帝内心的思索却并未停止。他暗暗下定决心,在今后治理国家的道路上,必须更加重视民生问题,努力让更多的百姓受益于国家的发展。
奕宁深知,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但他坚信只要坚持不懈,总有一天会让国家变得更加强大,让百姓们享受到应有的幸福。
在这一刻,奕宁仿佛找到了前进的方向。他决定不再满足于表面的虚荣和权力,而是要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疾苦,推动改革,让国家走上真正的富强之路。这不仅是对国家的负责,更是对自己良心的交代。
随即奕宁离开了茶楼,“哎,那几位公子来我们翠云楼看看呀!这里的姑娘水灵的很呐!”一个老鸨吆喝。
奕宁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只见一座酒楼矗立在不远处。
他心中一动,转身对青年说道:“此地龙蛇混杂,消息最为灵通,我们不妨进去看看。”青年点点头,跟着奕宁走进了翠云楼。
楼内莺歌燕舞,香气扑鼻。奕宁找了个角落坐下,点了几壶酒和一些小菜,开始倾听周围人的谈话。忽然,隔壁桌的一段对话引起了他的注意。
“你们听说了吗?最近翠云楼里来了一个极其不凡的姑娘,据说她身怀绝技。”
“是啊,我也听说了。”奕宁嘴角微扬,他对这个话题产生了兴趣。他转头看向青年,发现他也在专注地听着。
“而且,这个姑娘还放出话来,只要有人能帮她赎身,她就会一生忠诚于那个人。”其中一人说道。
“哦?这倒是有趣。”奕宁心想,也许这个姑娘也是一个可用之人。
他示意青年靠近些,低声说:“我们去会会这个姑娘。”青年点了点头,两人起身朝姑娘所在的房间走去。
随即两人来到了一个房间中,目光如炬地盯着眼前的女子。她低着头,双手紧握在一起,仿佛在努力压抑内心的恐惧。
“你叫什么名字?”奕宁的声音低沉而有力。
女子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泪光。她颤抖着声音回答道:“我……我叫小月。”
“小月?”奕宁重复了一遍她的名字,似乎在思考着什么。他沉默了片刻,然后继续问道:“你为什么会在这里?为什么要赎身?”
小月低下了头,泪水顺着脸颊滑落。她哽咽着说:“我……我是被骗来的。原本以为可以过上好日子,没想到却成了别人的玩物。我……我不想再过那样的生活了。”
奕宁听了她的话,眉头紧锁。他感受到了小月内心的痛苦和绝望,但同时也意识到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