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页)
?
比如,你对钱财有欲望,人家用钱财一引诱,你就会投降;你对权力有欲望,人家用高官一引诱,你又动摇了。怎么还刚强得起来?
哦,刚强,就是不屈从欲望……
是呀。大概申枨的为人比较争强好胜,处处喜欢斗气,想要胜过别人,同学们误以为这就是刚强,孔子却认为,这只是他个人欲望的表现,算不得刚强……
不过我觉得,孔子喜欢读书人,读书人都不刚强。
孔子可不喜欢文弱的人,他喜欢又有学问、性格又刚强的人。
。。
公冶长第五 5。11
子Zǐ贡ɡònɡ曰yuē:“我wǒ不bú欲yù人rén之zhī加jiā诸zhū我wǒ也yě,吾wú亦yì欲yù无wú加jiā诸zhū人rén。”子zǐ曰yuē:“赐Cì
也yě,非fēi尔ěr所suǒ及jí也yě!”
子贡有很好的学习习惯,平日有什么心得,都会主动跑到老师那里汇报,听听老师的意见。这一回,他来汇报近日思考的一个结论:“我不愿人家强加于我的事,我也不想强加于人。”
他是想问孔子,自己这想法对不对?
是的。孔子说:“赐啊,这不是你做得到的啊。”
就是说,子贡说的道理对,但他做不到?
是啊。子贡讲的道理,很接近“仁”的境界,但孔子总认为,子贡在“仁”的方面还有待提高——也许孔子看出他是个实干家,擅长搞外交、做生意,又能言善辩,这就难以做到完全的“仁”。
如果是颜回来问这个问题,孔子说不定就赞许了,是吗?
有这个可能吧。
公冶长第五 5。12
子Zǐ贡ɡònɡ曰yuē:“夫fū子zǐ之zhī文wén章zhānɡ,可kě得dé而ér闻wén也yě;夫fū子zǐ之zhī言yán性xìnɡ与yǔ天tiān道dào,不bù可kě得dé而ér闻wén也yě。”
也许当时社会上有一些流行学说,谈人性啦,谈天道啦……比较玄。于是有人向子贡打听:孔子对这些问题怎么看?
子贡应该是很了解老师的,他怎么说呢?
子贡说:“老师关于礼乐之类的学问,可以经常听到;老师关于人性与天道的言论,却是很难听得到。”文章:指礼乐之类的学问。
为什么孔子不讲?是他密不示人,还是不懂?
孔子是个很现实的人,他一般不去谈很玄的理论,显得很高深的样子,而总是把一些做人的道理,放在日常的行为规范中去讲——当然,他也不希望学生们成为一些不重实际、只是夸夸其谈的理论家。
所以他才经常谈一些孝悌啊、朋友相处之道啊,很实际的。
。。
公冶长第五 5。13
子Zǐ路lù有yǒu闻wén,未wèi之zhī能nénɡ行xínɡ,唯wéi恐kǒnɡ有yòu○又闻wén。
相比子贡经常跑到老师那里交流思想,子路却是有点怕见老师。
为什么?
你看这里的记载——子路在孔子那里听到一个道理,还不能实践,唯恐又听到新的道理。
编这部《论语》时,子路死了吧?
死了呀,问这干嘛?
我想,子路要是活着,一定不让写上这句话。你想,他岁数这么大,脑子却一点也不灵,写上去真是很丢脸呢。
我们从另一角度理解:这是在谈“闻”和“行”的道理——有些学生,听归听,从不考虑做得到做不到;子路却不是,他对听到的道理很认真,脾气也很倔,听到一件就要做到一件,做不到这一件,就坚决不做第二件——这样理解可以吗?
可以是可以,但我总觉得子路不及颜回他们聪明。
聪明不一定是好事,我倒情愿你像子路那样,老老实实,做一件事是一件事。
公冶长第五 5。14
子Zǐ贡ɡònɡ问wèn曰yuē:“孔Kǒnɡ文wén子zǐ何hé以yǐ谓wèi之zhī‘文wén’也yě?”子zǐ曰yuē:“敏mǐn而ér好hào学xué,不bù耻chǐ下xià问wèn,是shì以yǐ谓wèi之zhī‘文wén’也yě。”
●[小知识·谥法]古代帝王及贵族死后,按照其生前事迹评定的称号。一般帝王的谥号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