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部分(第3/4 页)
新在敲杨志远的房门,问苏剑新有何事,苏剑新没有跟夏启华说实话,只说自己是杨志远的朋友,到北京出差,顺道来看看杨志远,夏启华也没在意,热情地将苏剑新带到杨志远的面前。
杨志远看着苏剑新,说:“剑新同志,在党校,我是杨学员,不是什么杨常委,而且你用不着向我道歉,何歉之有,你该去向彭先生道歉才是。”
苏剑新喃喃,说在来见杨志远之前,他已经上彭先生家赔过礼道过歉了。杨志远说既然已经去看过彭先生了,而且已经取得了彭先生的原谅,那还说什么,等候派出所的处理结果就是,剑新同志何必多此一举,跑到党校来。
苏剑新到党校来找杨志远自然不是多此一举,苏剑新到党校的目的,还是想向杨志远解释那辆奥迪车的出处。苏剑新说那辆奥迪是辆二手车,由苏建从二手车市场以十五万的价格购入。杨志远看着苏剑新,说这辆奥迪车出自何处,剑新同志没必要特意跟我解释,如果剑新同志觉得有必要,可以自行向张博同志汇报。
至于那个号牌,苏剑新也向杨志远作了解释:那个号牌是真的,是苏建找自己的司机软磨硬泡,自己的司机于是上车管所挂失,重新补办了一套车牌。对于这件事,苏剑新主动承担了错误,说由于自己对下属和儿子的管教失职,在社会上给M省公安机关造成不良影响,自己向省委作出深刻检讨。
杨志远还是那话,让苏剑新不必向自己检讨,一来他杨志远代表不了省委,二是苏剑新如果觉得自己失职了,给公安机关造成了不良影响,那其首先应该向付国良做出说明,同样用不着到党校来跑一趟。
杨志远表情淡淡,苏剑新根本就无法知晓杨志远内心是何想法,苏剑新感觉自己的话就像打在海绵之上,都被杨志远悉数弹了回来。
杨志远看了苏剑新一眼:那就这样。
苏剑新知道自己该离开了。
付国良后来给杨志远打了一个电话,问杨志远:“苏剑新找过你了?”
杨志远说:“找了。”
付国良问:“你对此事怎么看?”
杨志远笑,说:“想保?”
付国良说:“说实话,苏剑新这人还算不错,老公安,业务能力也强,我用着顺手,没想到出了这么一档子事。”
杨志远说:“为什么群众对官二代肆意妄为专横跋扈的行为深恶痛绝,相对于官员群体,这些为非作歹的二代其实微乎其微,这就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群众反感的其实是在权力庇护下孩子那种高高在上的特权思想,以及对社会规则的漠视。人性的裂变,非一朝一夕就可形成,它与家庭的德育教育息息相关。作为一个官员,如果不能约束好自己身边的工作人员和家庭成员,其难辞其咎。”
付国良笑,说:“就知道你会这样说。”
杨志远说:“我始终认为,作为一个手握一定权力的领导干部,如果在家不孝,何以指望其在关键时刻会对国尽忠,同样,如果其连家都管理不好,又何以指望其能治国。苏建之所以肆无忌惮,依仗的无非就是苏剑新的权力,以为有权就可以摆平一切,权力不是用来欺压百姓的,权力是用来为百姓服务的,既然权力用不对地方,那我们就该取消这个权力。”
付国良叹气,说:“苏剑新栽倒在这件事上,有些可惜了。”
杨志远说:“这有什么好可惜了,该弃就弃,有能力的人不只苏剑新一个,省厅没有合适的,就到市局调,本省之大,何愁无人。”
付国良笑,说:“要不你举荐举荐?”
杨志远笑,说:“你自己去发掘,别官僚主义,多下去走走。”
付国良笑,说:“要不向省委建议将吴彪调上来?”
杨志远断然拒绝,说:“老兄你可不能釜底抽薪,我坚决不同意,别盯着会通,上别的地市去打主意。”
付国良说:“都说你杨志远只要发现人才,挖别人的墙角从不手软,到你这,就不成了,成釜底抽薪了。”
杨志远嘻嘻直笑。
一周后,M省委做出决定:免去苏剑新同志的省公安厅副厅长的职务。
本省人虽然不知道苏剑新因为何事被免,但本省人还是从省委的免职公示中看出一些端倪,因为苏剑新刚刚五十,而省委在宣布苏剑新免职的同时,并没有‘另有任命’这四个字。也就是说省委免除苏剑新的职务,但并没有准备另行安排,本省人据此认定苏剑新栽了。
省委同时根据工作需要调林原市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