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1/4 页)
杨志远的行李不多,许多重要的资料物品,早就从北京经省市托运到县里,由乡亲拖回杨家坳,身边也就简单了许多,带在身边的都是些必需品,就装了一个行李箱,拖着走就是。杨志远和杨广唯是发小,杨志远虽然辈分比杨广唯大,但俩人当年可没少在一起顽皮捣蛋过,见杨广唯要给自己提行李,杨志远有些不自在,说:“不用了,广唯,我自己提就成了。”
杨雨菲笑嘻嘻地说:“小叔叔,那可不行,这可是起码的礼数。”
杨志远笑,说现在知道礼数了,想当年你可是直呼我杨志远的。
杨雨菲有些不好意思,说:“小叔叔原来你还记仇来着。”杨雨菲比杨志远杨广唯要小三岁,当年杨志远他们喜欢上山捉鸟,下河捕鱼,杨雨菲偏生要跟着去凑热闹,那哪成,带着个小丫头片子多不方便,于是杨志远他们经常躲着杨雨菲行动,杨雨菲为此没少记恨杨志远,开口就是,杨志远,你不是东西,哪曾叫过一句什么小叔叔。叫杨志远小叔叔只怕是这两年的事了。
杨志远呵呵一笑,杨广唯乘机接过行李,杨志远也就由他,没有再行争夺。再夺就有些假意了。
杨志远只是有些奇怪,说:“广唯你不是在广东打工,怎么在这?”
杨广唯说:“知道志远叔要回杨家坳,我爷爷就给我写信,让我辞掉工作,立马回村,跟着你志远叔一块干。”
杨志远说:“广唯,你高中一毕业就跑到广东,这么多年了,应该是站稳了脚跟,现在就把工作辞了,是不是有些可惜?”
杨广唯满不在乎地说:“这有什么好可惜的,广东那地方,金钱第一,没有什么人情味,人在他乡,难免要受人鸟气,有机会回家做事,自是最好不过。再说了,志远叔你回到咱杨家坳,总不能单枪匹马吧,总要有几个帮手不是?咱杨家坳但凡有点力气有点才干的,全都在外搓食,谁还呆在家里。”
杨志远其实也有考虑,即便杨广唯不回,他迟早也会把他叫回来,只是现在为时还早,很多事情还没有调理好,现在既然杨广唯已经回来,他一想,也好,有个帮手做起事来也方便。
杨雨菲说:“小叔叔,你还不知道吧,族里已经通知了,凡是在外打工的杨家人,能回来的,必须赶快辞工,尽快赶回来,不能辞工的,如果你小叔叔真正需要,也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回来。”杨雨菲停了停,又说,“小叔叔,你就看吧,过不了多久,咱杨家坳百分之八十的杨家人都会到村听令。”
对此杨志远没有一丝的诧异,很是认同。这于别村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对于杨家坳村来说却是轻而易举的。杨家坳人自古就实行准军事化的管理,组族一旦下令,族群诸人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也正是这套准军事化的管理制度,杨家坳人才能在乱世中生存了下来。尽管这些年,族人是有些改变,但骨子里的精髓毕竟还在,军令如山,令出必行,毕竟是自古以来,杨家坳人恒久不变的生存之道。
杨志远笑,说:“你爷爷他们就那么相信我,就不怕我把事情办砸了?”
杨雨菲摇头,说:“爷爷们说了,既然你杨志远敢回来,有想法带领大家干,那就干,即便干砸了也没关系,咱们杨家人自古就是情愿死在战场上,也不愿死在床上的,死也要死得有骨气。”
杨志远点头,说:“这话我爱听,现在时代在变,杨家坳再不变,那就是一个死字,倒不如一变,搏一搏,搏出一条富裕之路来。”
三人走到公共汽车站,杨志远一个站牌一个站牌的看。杨雨菲自小聪慧,一看就知道杨志远肯定是所图,她问,“小叔叔,你这是要去哪啊,今天是不是不准备回去了?”
杨志远点头,说:“从省城到市里再到县里至少要三四个小时,县里到集镇,再到杨家坳不知要到什么时候,今天肯定是到不了家了,既然如此,咱们也不必着急赶路,我正好在省城办点事再回去。”
杨雨菲说:“小叔叔,那你问我啊,我应该知道。”
杨志远说:“也是,我怎么把你忘了,你不是在省城读大一吗,你告诉我到水凤井省农业银行怎么去?”
杨广唯说:“志远叔,费那劲干嘛,打个车去就是,咱们虽穷,但打个车的钱还是有的。”
杨志远摇头,说:“没这必要,该节省的就要节省。”
杨雨菲说:“那就坐101路,这路公交车到水凤井。”
三人乘101路到达水凤井,抬眼就看见省农业银行那栋镶满深蓝色玻璃墙的大厦。杨志远扫了周围一眼,明白这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