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部分(第4/4 页)
相比于皇帝对欧阳鸣高调的庇护,谨哥儿则低调一些。
徐令宜也是这么想,他露出赞赏的目光:“吃了饭,我去王励那里一趟。有些事,还是他们办起来方便。”
十一娘点了点头,时时关注着榆林那边的消息。
六月初二,欧阳鸣一行在离榆林不远的芹河追上了颜朵,就在欧阳鸣以为颜朵已是手到擒拿的时候,突然涌出二万多人的鞑子骑兵……
徐令宜捏着信纸的指节发白:“二万鞑子……也就是说,当初从大同逃窜的那些鞑子根本没有回草原,而是躲在大同附近侍机行事了?”
来给徐令宜报信的是龚东宁的一个贴身随从胡三,二十七、八岁的年纪,人很沉稳,深得龚东宁的信任。徐令宜的目光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来,他艰难的点了点头,没敢看徐令宜的表情。
“现在情况怎样?”良久,徐令宜问胡三。
胡三斟酌道:“欧阳大人歼敌八千,身负重伤,如今昏迷不醒。”他的声音低沉却条理明晰地道,“徐大人带着榆林护的三千人马追了过去”说到这里,临走时龚东宁铁青的面孔模样儿突然浮现在胡三的脑海里,龚东宁嘶哑的声音也在他耳畔响起,“……平永侯爷对我恩同再造,还把最喜欢的幼子交给了我,我不仅没有照顾好那孩子,还把那孩子给弄丢了……要不是还要军令在身,我早就去燕京亲自向徐大人负荆请罪了,你去了,记得代我给徐大人磕几个头,跟徐大人说,等我交了帅印,再去给他陪罪。到时候是打是骂,都由徐大人处置,决无半点不甘。”他不由打了个寒颤,忙道,“侯爷,我们家大人派了最能征善战的李参将,带着军中所有的骑兵追了过去。相信没几日,就有好消息传来了……”
没等他的话说完,徐令宜朝他缓缓地摆了摆手:“虽然是中了鞑子的埋伏,可到底是战败了。只有抓住了颜朵,才能将功赎罪。就算是把他追着,他估计也不会随你们回来的!”
胡三诧异地抬头望了徐令宜一眼。
徐令宜面无表情,眼底却闪过一丝悲怆之色。
胡三想到军营中流传的那些关于徐令宜那些刚毅果断的轶事,心里很不是滋味,明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