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2/4 页)
样,领导者需要明白,人们对他行为的反应,是针对他扮演的角色和代表的观点,而不是针对他本人。
区分角色与自我,并不是说要抛开包括价值观和激情在内的情感,不真诚地扮演角色,而是说一个人不要被情感误导,不要认为别人说的话、做的事是针对自己个人,那些话和事其实常常与自己无关。
海菲兹举了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中的肯尼迪总统为例:一开始,肯尼迪总统认为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是针对他个人,是赫鲁晓夫对他个人的背信弃义,因为之前赫鲁晓夫再三向他保证过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在愤怒之下,他想要立即空袭古巴。但是很快,肯尼迪区分了角色与自我。而且,他区分了赫鲁晓夫的角色与自我,知道赫鲁晓夫的一些言行是出于角色的需要。他做出的判断是,赫鲁晓夫的“角色”表现得很强硬,但是其“自我”是愿意谈判的。最后,双方达成交易,解决了危机。
第七章 领导是发动适应性变革(5)
建议三:把冲突外部化
通常,领导者不管做什么,都会有人批评。这时,区分角色与自我,能够拯救领导者于水火之中。做出这一区分之后,领导者得以将冲突外部化,把别人之间的冲突“还”给别人,自己得以专注于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
海菲兹认为,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就将民权冲突外部化了。马丁?路德?金再三强调,这不是美国白人和他之间的冲突,也不是美国白人和美国黑人之间的冲突,而不是美国价值观和美国现实之间的冲突,使公众的注意力保持在了正确的地方。
把冲突内部化会带来严重的问题。它会导致错误的诊断。它会导致把问题看作个人的问题,并做出个人化的反应。而且,它会导致“工作逃避”,转移人们的注意力,人们会认为这只是领导者个人的责任。
建议四:使用伙伴
领导者需要伙伴的帮助,帮助领导者分清角色与自我,帮助压力之中的领导者“走上看台”。伙伴有两种:知己与盟友。在知己面前,你可以流泪,可以抱怨。知己往往是朋友、配偶、爱人、或者亲密的同事,他们帮助你爬上看台,认清局势。肯尼迪总统的弟弟罗伯特?肯尼迪就是他的知己。
盟友可以存在组织之外,或者组织内的高层,或者组织内的低层。组织之外的盟友没有直接的权威关系。非权威人士如果要行使领导力,从有权威的高层之中寻找盟友就非常重要。权威人士要从组织低层寻找盟友,这和领导力原则的第五条“保护来自非权威的领导力声音”是一致的。权威的任务之一是维护平衡,因此本能地会想要让那些提出挑战性问题的人闭嘴。海菲兹的建议是:就是要保护那些你很想让他闭嘴的人!
建议五:倾听,把自己作为数据
走上看台,不仅是为了观察他人,也是为了观察自己,观察自己的倾听方式。人们自省的方式各不相同,但是有两个通用的原则。
一,我们通过反省我们和他人的日常行为、成功以及失败来学习,尤其是那些反复让我们陷入困境的行为,以及那些出乎意外的行为。我们可以问自己:“在这种情形下,什么驱使我做出了那样不合适的举动?”“那样的行为从何而来?”
二,使用伙伴,以避免自己骗自己。他们可以是正式的伙伴,包括雇来的顾问、教练、心理治疗师,不过更多的时候是非正式的伙伴,是可以坦诚交谈、帮助我们反省的人。
建议六:找一个“避难所”
在行使领导力时,人们如果身处有多个乐队在同时演奏的一个舞池之中,可能被音乐所淹没。而人们需要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需要一个“避难所”。人们需要事先规划,安排好时间来恢复判断力。“避难所”可以是伙伴,可以是一次跑步,一次安静的散步,或者是一次祈祷。
建议七:保持一种目的感
领导这种活动,通常既激情洋溢,又劳心费力,要求领导者有明确的目的感。目的感和清晰定义的目的不是一回事。在任何情境之中,目的感通过问以下简单的问题,帮助我们定义目的:现在的机会是什么?我们的目的应该是什么?清晰定义的目的帮助我们弄清前进的方向,但是目的感比任何清晰定义的目的都更加珍贵,它使我们能够不时地抽身而出,有时带着怀疑,有时带着喜悦,反省深植于任何特定使命之中的价值观。
第七章 领导是发动适应性变革(6)
五、领导者面对的四种危险
领导适应性变革是个危险的工作,是在冒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