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2/4 页)
”
他居然十分罕见地红了脸。
我指着他不由哈哈大笑。
他也笑起来,却又皱眉问:“刚才在朝殿上看到宋言之,我估计你也回来了。趁着他们议事,到这儿看看。说真的,简非,这次出去也算是去散心吧,怎么瘦了这么多?”
我说:“最近的十天里,事情太多,时间太少,还要日夜赶路。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说来全怪你那皇兄,……”
“是吗?”清冷的声音突然传来。
阿敏快速朝我一眨眼,转身对阿玉恭敬施礼,走向自己的座位。
我抬头对上阿玉。
他本向这边走来,看见我,脚步一顿:“你……”
我躬身作答:“臣简非不敢有违皇命,风雨兼程,终于如期赶回。”
阿玉看着我,很久没有说话,墨黑的眼里情绪难辨。
“回去息着吧,这几天,就别来了。”他慢慢开口,声音沉寂,温和。
休息。
这十天,除了简宁外,我这院落里,一个访客也无。
记得简宁在我初回来的夜里来看我,烛光下,他坐在床头。
“非儿,”他凝视着我,“前些天听明于远说,才知道你差点儿摔下悬崖……”
我一听,笑起来:“爹爹,非儿这不是没事了吗?你不知道最好啊,省得操心。”
我从他身侧抱住他,这一抱,却有些吃惊:“爹爹你越来越瘦了,国事,你别太操劳……”
贴着他温暖的背,我心中没由来地一阵酸涩。
他真的瘦了很多。清清凉凉的薄荷气息传来,是这样的令我心安又难过。
我一定也是让他消瘦的原因之一吧?
他抚着我的手臂:“非儿,你怎么还似个孩子?这次回来后……”
我笑着接口:“爹爹放心,没事的。”
他轻叹一声,欲言又止,最后微笑着对我说:“看你这又瘦又累的,早些歇息吧。”
呵呵,没事。
明于远,宋言之,阿敏他们,这些天居然一个也不见,真的没事?
周围是这样安静,静得能听见风拂琴弦的微响。
琴,有多久没碰它了?
想起明于远教我弹琴的那天,那居然是我惟一一次听他完整地弹奏。
其琴音清逸玄远,当真令人怀想。
焚香,仍是混了薄荷与松子的香。
我自琴前坐下。
凝神静气间,弹一首我十分喜欢的曲子。
寒山。烟岚。松风如涛。樵唱。
深谷。溪琴。花树自春。渔答。
余音袅袅,随涧溪流转。月出其上。千山苍然。
我慢慢停了手,睁开眼。
吓一跳。
阿玉正端坐在对面,静静地看着我,目光专注。
许多,他低语:“简非,想不到你的琴也弹得如此清妙。……这曲是什么名?”
我微笑作答。
“《渔樵问答》?渔樵问答……”他目光静静地转过,看向窗外,仍是那低低的清冷的声音,“听这琴音,真叫人兴起无限感慨。是非得失,尽付一夕渔樵闲话;古今兴废,只剩山高月小,江流汤汤。好曲子。”
我看着他的侧影,说不出话来,想不到他对这曲子的感悟力如此之深。
事实上,我之所以喜欢它,也正是因为这曲子中所含的人世沧桑之慨、古今兴替之叹,它在淡逸清远之中,别有苍凉寂寥怀抱。
许是感觉到我的目光,他转回来看我,微微一笑:“怎么了,简非?”
我说:“不是知音者,难教爱此声。阿玉,为了你刚才的话,我请你喝茶。”
“不是知音者,难教爱此声……”他低低重复,清峻沉静的面容,神情越来越柔和,嘴角的微笑越来越深,目光越来越清亮,如同融了一天的星辰。
我笑着接口:“是啊,阿玉,事实上我想,听得懂它的不会太多,喜欢它的人更不会多吧。嗯嗯,哪天请明于远听听,他要是听不出,看我怎么惩罚他。”
他目光一顿,微笑道:“简非,你的茶呢?”
啊,茶。
他极有耐心地坐等,坐姿笔直,意态闲静,并不说话,只看着我动手。
茶,他轻轻端起,并不急于品尝,只是看着杯内芽叶浮沉;茶烟蒸腾间,他微微闭了闭眼,略微加深了呼吸;最后微抿一口,动作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