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名不虚传安道全(第1/2 页)
明州州治鄞州县。
徐泽、李逵、王英和安道全四人在旅邸住下的第三,收到徐泽留下的暗号,王四就匆匆赶了过来。
“哥哥——”
四个月未见,王四绪明显有些激动,见面就大礼参拜,语带颤音。
“不凡?”
徐泽一把扶起王四,眼前之人面色蜡黄,嘴唇泛白,眼眶下陷,体单薄,较印象中的王四似乎了一号。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也没啥要紧事,只是水土不服。去年冬来时,气尚且寒冷,没甚事,了后,不知吃了啥不该吃的东西,上吐下拉,在上躺了好几,俺,俺还以为再见不着——”
到动处,这个一直稳重坚强的汉子眼眶已经湿润,他没告诉徐泽的是,况危急时,自己几度昏迷,期间醒转后,都央人写好了遗书。
“好兄弟,受苦了!”
徐泽一把搂住王四,让这个独在异乡的汉子尽宣泄自己内心压抑的孤独和悲伤。
待王四调整好绪,徐泽才喊住在隔壁的李逵:“铁牛,快去请安大夫来。”
几前,徐泽带着杨介的书信到江宁府招揽安道全,本以为要费一番功夫,没想到这安道全就是个官迷,看完杨介的信,知道徐泽的份后,当场就决定抛家弃业,立即收拾行装,准备立即跟着徐泽南下,还是徐泽让他缓一,安顿好家室再走。
安道全跑着过来,认真检查了王四的况,开了药方。
“太尉,王哥肝脾受损,尚留有一些隐疾,但不打紧,只需服用此方,半月内即可痊愈,以后注意饮食,当无大碍。”
“有劳无拘兄!”
“当不得,当不得。”
安道全很有眼色,知道徐泽和王四应该有要事相商,看完病后,就退了出去,和王英一起上街抓药去了。
“郑寿出海了,估计还得个把月才能返回。”
安道全离开后,王四看了眼立在一旁的李逵,见徐泽没表示,就直接汇报这段时间的任务,郑寿得了徐泽的安排,找了几个信得过的乡人,先与人合伙租船跑商,再单独租船出海,下步已经准备买船了。
“海东大岛有消息了!”
“位置在哪儿?”
“就在泉州以东,曾有海商遭遇风暴偏离航线,到了那座岛,当地人称‘澎湖’。”
尽管不是台湾,但有这个消息也足以令人振奋了,不过,这个岛被发现也正常,毕竟处在台湾海峡的中间,每年穿行其间的海船那么多,总会有一些船会因为各种意外而偏离航线。
“岛上有多少人?以何为生?”
“具体人数不清楚,听岛中立有寨,种棘木作藩篱,外围还有护城沟,有刀矟弓矢剑铍等兵器,以此推算,至少有千人。但岛上不通商贾,百姓除了打鱼,也耕种,只是技法非常落后,听还在刀耕火种,应该养不了太多人。”
徐泽注意到王四这话中的疑点,澎湖列岛本就不大,孤悬海外,资源肯定相对匮乏,若农业上真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阶段,又如何有能力发展出刀矟弓矢剑铍这么丰富的武器技术?
特别是刀矟,可不是青铜时代产物,必得钢铁锻造能力很强了,才具有实用,看来这个岛上,不仅是有土着人这么简单。
“造船厂那边况怎样?”
这才是徐泽交给王四的主要任务,明州有大宋最大的造船基地和众多技术精湛你造船工匠,是京东路不具备的条件。
只要有好船,再加上有好大夫,即便没有台湾的消息,自己也可凭借脑子里的地图登岛,但要是没有好船,再多消息也白搭。
“双桅多桨梁头阔二三丈的海船约三千贯,差不多大的无桨货用船价要少一半,但行远洋多有不便,三桅杆以上的远洋船,动辄四五千贯。而且,几个船厂的生意都很好,有钱也不一定能拿到船。”
这个况徐泽早预料到了,任何时代,海军都是吞金兽,同舟社靠蜂窝煤和肥皂赚了不少钱,女直之行带回的特产变现后也有不少,应该也能买不少船,但账不能这么算。
“船工的招募价钱怎样?”
“招募要先给起发钱,白人十六千,梢工十千,招头、碇手六、水手三千;上船后,给米均定每人二升,给钱梢工百文,招头、碇手、水手均是六十文。”
“远洋大船多则可乘五六百人,少则百余人,客船船人数与乘船人数约为一比四,战船桨橹多,转向也要更灵活,但船人数更多。”
王四清楚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