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部分(第3/4 页)
刻前去寿春求见袁术。要求将袁术孙坚旧部还给他。
袁术不舍得,便让孙策去丹阳募兵,在舅父吴景以及堂兄孙贲的帮助下,募得精兵数百人,不过不幸遭到泾县大帅祖郎的袭击,此时的孙策还是个二愣子,不但招募的兵勇全部死光,自己还差一点丢了性命。
孙策不得以,又去袁术那里相求。袁术见他确实神勇,在加上孙坚旧部并不听从他的指挥,只好将孙家四将,还给了孙策,并收他在麾下效力。
其间,孙策苦读兵法,孙家四将各个都是将才,经常向他们请教征战之道。刻苦,在加上一份天分,让这个年纪轻轻的小将军,已经有了过人的见识,他一眼就看出了袁术分兵的弊端。
可是,孙策说话不喜欢拐弯抹角,喜欢直来直往,因此,他直接的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并指责袁术的不对,说袁术大不智。
试问,好面子的袁术如何能够接受的了,当即斥道;“黄口小儿,未领一次兵,未打一次战,安懂领兵之法,带兵之道?”
孙策重来也没有认袁术为主,也重来没有这个想法,既然你不听我的,那我不说好了。反正也失败也不能怪在我的头上。想着,心中却对孙灿有着一种莫名的好感:“他究竟是什么人?不过大我五、六岁,竟有如此名望。还两次救下父亲,并且得到父亲的百般赞扬。就连四老可他也赞不绝口。他到底是什么一个人物?”
抱着这个想法,孙策加入了袁术的本部,跟随他一起出战汝南。
袁术分兵三路的消息,早有流星探马传到汝南。
孙灿包括麾下众将各个都觉得不可思议,随即齐声大笑。
孙灿站高堂上放声大笑,袁术有兵十万,而他才两万五千。因此,所有的人对此战,都不敢掉以轻心,众人都知道袁术不智又无德,因此才决定可以向他下手。却没想到,袁术竟会乖乖的将七万大军拆成三路,这不是摆明的送胜利给他们吗?当即说道:“袁术小儿如此不智,我等也不需要和他客,气先打残他们两路再说。”
众将齐声称是。
这时,府衙外传来故友求见的消息。
孙灿一阵疑惑,故友,何来的故友?好奇问道:“可知来人是谁?”
侍卫说道:“是一位姓郭的,说是在颖川的故友。”
“是,奉孝!”孙灿、刘华、荀彧、高顺四人异口同声的说了出来。
荀彧高声道:“此人胸藏雄兵百万,计策无双。得此一人可胜百万雄师,主公,当亲自”他本想说“主公,当亲自去迎,”话还没有出口,就见孙灿奔至了门外,微笑着将话咽在了肚中。
孙灿奔至府外,见府外站立之人正是郭嘉,立刻迎上去喜道:“奉孝,数年不见,想煞我也。”
郭嘉退后的两步,行了一个标准的臣下礼,拜道:“颖川郭嘉愿投大人麾下,为大人出谋划策,扫平乱世。”
郭嘉向来就是有大志,乱世中正是他一展才华,抱负之时。自从离开了孙灿以后,就开始寻找明主,他择主极严,认为只有盖世英豪才值得他郭奉孝的投奔。
经过近五年的细心观察,在虎牢关战役后,郭嘉就将名主锁定在追击董卓的孙灿、曹操这两个人身上。
他将两人一对比,这就让郭嘉有些傻眼了,别人是寻不得明主,而他一来就来两个,而且两人都那么出色,半斤八两、不分伯仲。
同时他又分别接到了孙灿、刘华、荀彧、曹操、戏志才、荀攸六人的书信,分别请他出山。这回郭嘉的头更大了。
前思后想,他打算去投奔曹操。不过,走到半路,他突然得到孙灿撤出南阳郡的消息。
郭嘉当时好生奇怪,就来汝南一探究竟。到了汝南他发现孙灿不一样了,他选择投奔曹操的原因就是因为孙灿少了开疆扩土的雄心。
可是,在汝南的孙灿却积极备战,休养生息,一副大干一场的模样。孙灿本人也比原来成熟了好几分。
在雄心上,孙灿又和曹操战平了。
想了几天,郭嘉就下定决心投奔孙灿,这到不是曹操不如孙灿。而是郭嘉和孙灿太熟,对曹操却不太了解。他不知道自己在曹操麾下是否能得到重用,但是以他对孙灿的认识,知道自己只要自己投奔孙灿,自己就一定会得到重用。
因此,在郭嘉心中曹操与孙灿的天平,孙灿这方又加重了一些,原本平衡的局面顿时向孙灿这面倒了过来。
也是因为如此,一和孙灿见面,郭嘉就宣布了效忠令,将近五年的寻找。这位不世奇才终于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