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名震洛阳(第1/3 页)
众人听后,脸上纷纷流露出震惊之色。
他们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这位年仅十五岁的少年,对于“君子之道”竟然能够拥有如此深刻且独到的见解。
而且,他还能从浩瀚的书卷之中精准地找寻到支撑自己观点的依据,实在是令人刮目相看。
反观卫仲道的回答,虽说符合大多数人心中对于这个问题的认知。
那也不过是遵循着孔老夫子流传下来的既定结果,只能说那个答案中规中矩、十分中肯。
将这两个答案放在一起比较,瞬间便引发了一场不小的争议。
一部分人坚定地支持卫仲道,认为孔老夫子当年的回答才是正统,是经过岁月沉淀和无数先贤验证的真理;
而另一部分人则对刘璋的观点表示支持,他们觉得刘璋那独到的见解新颖独特,别具一格。
并且,刘璋所引用的这些话语也都曾出自孔老夫子之口。
他能够巧妙地将其进行组合、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独树一帜的观点,的确是难能可贵。
两方的支持者各执一词,争执不休。
陈蕃看着眼前争吵得面红耳赤的众人,只觉得脑袋嗡嗡作响,一阵头疼。
而这场激烈的辩论最终也以平局告终。
实在是两边的言论都有理有据,各有众多的支持者,一时之间很难做出更加准确、清晰的判断。
紧接着,陈蕃清了清嗓子,说出了第二个问题:
“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请问两位以为如何?”
“幡动,风动,应该是风吹动了幡……哎不对,幡带动了风……”
卫仲道皱着眉头,眼神中透露出纠结与迷茫。
而周围的众多儒生听到这个问题之后,也瞬间开始交头接耳地讨论起来。
到底是风吹动了幡,还是幡吹动了风,大家各抒己见,争论不休。
但讨论来讨论去,大家的观点也终究仅限于这两者之间,始终没有跳出这个固定的思维框架。
这时,一直沉默思考的刘璋缓缓开口道:
“我认为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众人听到刘璋的答案,先是一愣,随后都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这个跳出常规思维、独辟蹊径的答案,听起来确实非常有新意,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让许多人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但还有几位德高望重的大儒,始终陷入沉思之中,他们的手指轻轻捻着胡须,眼睛微闭,像是在仔细思考这个答案的可行性。
良久之后,他们也只是化作了一声长叹。
(这道题是出自《六祖坛经》,是佛家的一道哲学问题,这个答案阐述了慧能大师的唯心主义思想。
乍一听上去,觉得很有道理,但细细品味,实则不然。
所以在这里,也只是写这个答案引起了一部分儒生的认同。
至于那些大儒,本就是儒学大师,对于这个佛学家的答案,肯定也是持有保留态度,甚至是不满意的。
所以第二场比拼,没有明确的胜负之分,这本就是一道哲学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另外,关于第二道题,作者本想选择儒家最为经典的“中庸之道”来作为题目。
但考虑到自身文化水平有限,“中庸之道”又存在着众多的争议和不同的解读。思来想去,便选择了这道经典的佛家哲学题。)
正当大家开始热烈讨论第三题之时,突然,一个声音从人群中清晰地传出:
“近来各处盛传太平教,教徒众多,太平教若有异,必将生灵涂炭。
虽此皆为空话,但我想二位做一首关于‘战争之下,百姓愁苦’的诗词,众位觉得如何?”
众人纷纷寻声望去,只见人群中间站着一名身着中年文人打扮的男子。
有部分眼尖的人立刻认出,惊讶道:
“原来是黄门侍郎荀攸荀大人啊。”
蔡邕见状,也拱手行礼,笑着说道:
“荀侍郎今日怎么有闲心到我府上做客啊。”
荀攸轻轻摸着胡须,微笑着答道:
“我本也是一名文人,今日听闻大家在此集会,交流学问,便想着前来向众位学习一二。
没曾想却赶上了如此一场精彩的好戏,也是不虚此行啊。”
“那这第三题也就依荀大人所言,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