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1/4 页)
俄罗斯永远的骄傲—…柴可夫斯基
柴可夫斯基是俄罗斯最伟大的作曲家,充满个性和神秘色彩。对他的评价,起初主要来自官方,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社会的开放,一些不同的论述以及他的个人资料的发现和公开,使我们能更加客观、全面地了解这位伟大的文化名人。
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可以说在世界范围内拥有最广泛的欣赏群体,他的作品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其中既有业内人士极其推崇的交响乐,又有普通观众耳熟能详的舞剧选段,比如《天鹅湖》中的《四小天鹅》;由小号演奏的《那波里舞曲》;用俄罗斯民歌《凡尼亚坐在沙发上》改编成的《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等等。因此不管什么层次的音乐欣赏者都觉得柴可夫斯基离他很近。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我心目中的音乐家(6)
在世界大作曲家中,柴可夫斯基是写作体裁、形式最广泛、最全面的一位作曲家,而且无论哪种体裁,他都留下了传世之作。我们知道,肖邦、李斯特以创作钢琴音乐为主;帕格尼尼、维尼亚夫斯基和萨拉萨蒂创作小提琴曲;威尔第、瓦格纳和普契尼以创作歌剧为主……然而,柴可夫斯基却是一位涉足歌剧、舞剧、交响曲、钢琴曲、小提琴曲、大提琴曲及声乐作品的全才。
他创作的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等,其中许多选段家喻户晓,不仅在乐池中为舞剧伴奏,而且也经常在交响音乐会上演奏,一百余年,深受观众喜爱,经久不衰。虽然有些芭蕾舞剧在芭蕾圈子里名气并不亚于以上三部剧,像《吉赛尔》、《葛蓓莉亚》等等,但它们在音乐方面就不可同日而语了。可以说,柴可夫斯基对芭蕾舞的推广和普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有人认为,柴可夫斯基给芭蕾舞以灵魂,这话讲得非常准确。
柴可夫斯基一生写了11部歌剧,其中最有名的两部是根据俄罗斯著名的文学家、诗人普希金的作品改编的。一部是《叶甫根尼·奥涅金》,另一部是《黑桃皇后》。这两部歌剧的选段在音乐会上都经常演唱。《黑桃皇后》中女主人公丽莎在河边等男主人公格尔曼时唱的那首著名唱段《痛苦使我的心疲惫》,是由一首质朴的俄罗斯民歌主题发展而成,蕴藏着难言的悲痛,反复多次感人至深。尽管柴可夫斯基的歌剧优美动听,能深刻地把剧中人物的心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但却并不像威尔第的歌剧唱段那么易于普及,究其原因,是由于中间的民歌部分虽然很容易唱,但其余部分变化音较多,比较“专业”,如果没受过专业训练很难胜任。所以相比而言,柴可夫斯基的歌剧欣赏者多,参与者少。
当然,交响曲的创作在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创作中还是占首要位置的。直至今日,我们仍能欣赏到他许多杰出的交响性作品,比如荡气回肠而又富有戏曲冲突的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表现俄罗斯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的《庄严序曲》(1812)等。他一生所创作的7部交响曲,不仅确立了他在乐坛的地位,而且在世界交响曲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同时,他的交响曲也是最能反映他的内心,是后世打开他的精神世界的钥匙,尤其是他中晚期创作的《曼弗雷德》及第四、第五、第六交响曲。最后这三部交响曲又被称为悲剧三部曲,柴可夫斯基从哲学的高度精炼地用交响曲这种语汇,表达了个人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并深刻地揭示出自己始终笼罩着阴云的精神生活和悲剧人生。
在柴可夫斯基的钢琴作品中,首推的是当代钢琴家们争相演奏的《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我认为近两年来所听过的演奏中,俄罗斯钢琴家普洛雷涅夫弹得最为出色,当然,2003年年底在沈阳“辽宁新年音乐会”上,我与青年钢琴家郎朗合作这首作品时,他演奏得也相当精彩,既表现出这首协奏曲整体的宏伟构思和辉煌,又表现了俄罗斯宽广辽阔的国土和人民的热情奔放。柴可夫斯基的一些钢琴小型作品也都非常优秀,像《杜姆卡》(俄罗斯乡村景色)作品59号,《主题与变奏》(作品19第6首),《四季》中的《六月—船歌》与《十一月—马车上》等都是钢琴文献中的珍品,不仅展示了俄罗斯风情,还有效地提高音乐表现力和演奏技巧,是我为学生选择的必弹曲目。
我在哈尔滨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经常挤在舅舅和他的同学中,在留声机上听78转的唱片,其中就有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曲《忧郁小夜曲》和《旋律》。前者一进来就像说话一样,抑扬顿挫、如诉如泣,一下就把人紧紧抓住,美得让人喘不过气来,那种真挚、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