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部分(第2/4 页)
心里也是鬼火直冒。
“将军……”孙弘明打破了沉默。
“既然李玉民想跟我抢,就看谁的动作快!”祖寿清又是一拳头砸在了海图桌上,“传令,三分之一舵,新航向二七零,全体尾随转向!”
白佑彬暗暗一惊,接着就命令手下的枪炮军官下令让各舰将炮口转向右舷方向。
毫无疑问。祖寿清在“玩火”。或者说,在跟李玉民对着干。
现在,快速战斗群在主力战斗群东面大概三海里处,等快速战斗群完成转向后,将位于主力战斗群的东北面。祖寿清让快速战斗群向正西方向航行,目的不是对付日本联合舰队,而是要插入联合舰队与主力战斗群之间,不给主力战斗群开火的机会。
虽然祖寿清还没有下达命令,但是白佑彬与孙弘明都猜到,接下来。祖寿清会让舰队转到二五五航向,占领“丁”字头的有利位置。如此一来,联合舰队只有二个选择,要么也转到二五五航向上,与快速战斗群并排前进,进行主力决战;要么转到零七五航向上。与快速战斗群背道而驰,迅速脱离战斗。
问题是,第二次转向地时机必须把握好。
如果转得太快,就无法挡住主力战斗群三艘战列舰地射界(准确的说。是雷达的探测方向)。要是转得太慢,与日本联合舰队的距离过于接近,很有可能迫使高野铤而走险。迫近了与快速战斗群打近战。
“距离?”
“21000米,如果现在转向,我们与……”
“我知道,不用你多嘴!”祖寿清此时显然对谁都不会客气。
看到白佑彬投来的同情目光,孙弘明暗自苦笑了一下。
“距离?”
“18500米。”这次,孙弘明没有“画蛇添足”。
“日舰队航向。”
“仍然是一六五,没有转向。”
祖寿清微微皱了下眉头。“日舰队速度有没有变化?”
“目测为二十节左右,没有太大变化。”当时,多普勒雷达还没有诞生。因此雷达不具备测速能力。只能通过测距仪进行观测。
“龟儿子,想跟爷爷拼命。没那么容易!”祖寿清这时才转过头来,“传令,左满舵,新航向二五五,航速十八,全部尾随转向,准备齐射。”
“新交战次序,各舰集中火力炮击一号目标舰。”白佑彬也立即下达了新的交战命令。
随着四艘战列舰同时完成了全速转向,航速还没有降低到十八节,四艘战列舰上的三十六门四百毫米口径主炮就再才发出了怒吼。
十八节,是“皇帝”级战列舰在雷达指引炮击时,确保命中率在一成以上的最大航速。前提是,交战距离在二万米之内。转向之后,编队最前方的“太宗”号与一号目标舰的雷达测量距离为一万七千五百米,且正好位于一号目标舰航线地顶点上。“太宗”号与“仁宗”号的间隔距离为十链,“仁宗”号与“太祖”号的间隔为二十链,“太祖”号与“宣宗”号的间隔距离为十链,因此“宣宗”号与一号目标舰的距离大概是一万九千米。
正好,四艘战列舰与一号目标舰的距离都在二万米之内。
可见,祖寿清对转向时间地把握相当精确,以舰队的尺寸来衡量,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毫厘不差”。
在这个距离上,不管是日本海军的十四英寸穿甲弹,还是十六英寸穿甲弹,对四艘“皇帝”级战列舰都没有多大的威胁。相反,四百毫米重型穿甲弹在这个距离上不但可以轻易砸穿“扶桑”级战列舰两层加起来厚度都不超过一百七十毫米地水平装甲,还能轻易的砸穿“长门”级战列舰一百八十五毫米厚的水平装甲。
更重要地是,战列舰在雷达指引下进行炮击,对炮手几乎没有个人素质要求。
这一功劳,肯定应该记在白佑彬的头上。
“大东海战”之后,虽然白佑彬当时还不是快速战斗群的作战参谋,但是作为“太祖”号战列舰的枪炮军官,他也有义务总结战斗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顺理成章的,白佑彬最重视的就是炮战中炮手的表现。
作为学枪炮专业出身的军官,加上在“秋波”号上近三年地磨练,白佑彬知道,一名真正优秀地炮手不但要有数年地服役经历,还要有充足地训练,以及大量实战的磨练。而这些。在战争初期都是不具备的。
也就是说。通过提高炮手素质来提高战舰的炮击效率,在当时难以奏效。
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提高炮手素质,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