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部分(第1/4 页)
把扶余明/慧推向自己的怀抱是没有错,可现在是什么时候?扶余明/慧是什么人?
如果现在百济已被高丽践踏得支离破碎,自己要帮扶余明/慧复国的话,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来雁北让自己收了扶余明/慧,现在显然是最差的时机。
苏游胡思乱想了一阵,才意识到时间已过去了一个多时辰,他想着来雁北还在甲板上受冻时,心便软了上来,随即穿好了衣服欲要去找他回来。
哪知苏游才拉开门时,却见来雁北正在门口来回踱步,她显然是猜不准苏游与扶余明/慧完没完事。
苏游当即悄悄走到来雁北的身后,一把抱住了她。
来雁北正要反抗时,已闻到了熟悉的气息,苏游则在她耳边低声道,“是我。”
“你怎么。。。。。。”来雁北看着苏游衣衫整齐,遂有些不解起来。
“我把她赶回去了,等了你半天也不见回来,正要到甲板上找你了。。。。。。”说着话,苏游便把来雁北拉回了屋中。
来雁北松了口气,苏游顺手关上门后,便像禽兽一样扑向了她。
来雁北半推半就,两人滚倒在地毯之上。。。。。。
445焚城掘墓
大业十二年十一月初三,天降大雪。
一大早苏游的船队就进入了白江口,直往百济的王城泗泚而去。
百济初建国时,都城为慰礼城,也就是后来的汉城(首尔);但因为北方高丽的不断南扩,百济终于在建都五百年后,也就是至今一百五十年前,被迫迁都熊津。
熊津位于山区,可以更有效地防卫来自北方高丽的袭击,却也因此切断了百济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与慰礼城相比,熊津离东南方的新罗更近些,两国同被高丽欺负,所以被迫建立起军事上的同盟。
新罗与百济联合后,一度把高丽重新赶回了北方,并最终收复了百济的故都慰礼城;但新罗见利忘义,趁机占领了这座城池。
得到了百济北方大片土地的新罗,很快有了能够抗衡于高丽的实力,却也因此失去了百济这个天生的盟友;新罗的壮大和背叛,进一步压缩了百济的生存空间,百济也由此再次把国都向南方的泗泚城迁移。
百济的步步退让,使得新罗从此视其为待宰的羔羊,要不是因为南梁适时地制止了新罗的侵略行为,百济怕是早在几十年前就已亡于新罗之手了。
南梁投降了大隋之后,百济理所当然把希望寄托在大隋身上,而此时高丽再度崛起,百济和新罗为了共同的利益再次结盟。
直到杨广三征高丽时,新罗和百济正式成了大隋的附庸国,但他们之间那种像西爨和东爨间的世仇,却再也化不开了。
这世仇的根源,自然是因为新罗趁机占领了慰礼城,且现在依然占领着。
苏游听着扶余明/慧说着新罗和百济的恩怨,一时也不由唏嘘起来,他自然没有兴趣关心两国的恩恩怨怨,那似乎离他太远了。
不过,因为新罗和百济的不和,似乎也可以稍加利用一下。
苏游正在举着望远镜看着白江两岸的大雪纷飞时,却有一个斥候风风火火地走上了他的指挥船。
苏游想着一早派出去的斥候队此时也该陆陆续续地回来了,当即问道,“探听到什么消息了吗?”
斥候看了一眼,苏游身侧的扶余明/慧,还是把得到的情报一一说了出来,“回将军,高丽的大军已经攻破百济王城,他们不但俘虏了百济的王室和百官,坑杀了一万多守军,并且把百济历代国王的坟也给掘了。。。。。。”
“什么!”一旁的扶余明/慧听了斥候的汇报,当即身子一歪,倒在甲板之上。
苏游点了点头,心中暗道,“这高丽人也够狠的啊,竟然学足了当年慕容鲜卑的恶习,不但要把王城洗/劫一空,而且还掘人家的祖坟!”
慕容氏本为东部鲜卑三大部之一,首领慕容廆受晋封为“持节都督幽平二州东夷诸军事、平州牧,封辽东郡公”。慕容氏因此取得统辖辽西、辽东、玄菟、乐浪、带方五郡的合法权力。慕容廆死后,第三子皝继立,正式建立前燕政权。
慕容氏立国前后,与高丽之间进行了多次战争。高丽先后七次入寇辽东、玄菟、乐浪、带方诸郡,慕容廆也还以颜色,两次进攻高丽腹地,还掘了西川王的王陵。
慕容皝称燕王后,为进图中原,准备先一劳永逸地解决后方的高丽问题。结果不言而喻,高句丽军大败,燕军一鼓作气杀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