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部分(第1/4 页)
杨广之所以只说再下江都,而不是直接说迁都,实在是担心引来众人的反对。
即便这么说,除了虞世基来护儿等少数人江东人的附和之外,关陇门阀还是选择了沉默。
杨广看着鸦雀无声的大厅,直接点名苏威道,“纳言,你可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苏威无奈之下,只得出班奏道,“陛下以前乘坐的龙舟,已在杨玄感之乱中被叛党焚毁了,陛下欲要再下江南,首要解决的便是龙舟的问题。”
杨广点了点头,他第二次下江都所乘的龙舟是大业二年时所造,所以花费上比第一次下江都少了很多,这也是没有多少人反对的原因,可现在。。。。。。
难道因为没有龙舟就取消迁都?显然不能够!
杨广正要开口说话时,治书侍御史任宗却站了出来,奏道,“臣有本奏!”
任宗是五品官吏,之前就反对过杨广的一些治国理念,所以杨广对他十分不喜;如今见他站了出来,杨广下意识地奏了奏眉头,却还是大度地一摆手,“讲来!”
“臣以为,打造龙舟花费过巨,陛下请三思!再者说了,如今苏孝慈剿贼于河北,李渊剿贼于河东,陈棱剿贼于江南,张须陀剿贼于山东,阴世师则在陇右。。。。。。如今已是天下大乱了,臣所以冒死请谏,陛下当坐镇东都以拾人心!”任宗当即侃侃而谈,朝中众臣大多暗暗点头称善。
杨广心下也有些松动,他自然也想过安全问题;可自己苦苦思索了几个月才下定的决心,难道凭着一个区区五品官员的几句书生之语就打退堂鼓吗?
杨广摆手让任宗退了下去,阴沉着脸再次逡巡了众人表现不一的脸。
宇文述如今是主管军事的,他此时看到杨广的目光向自己脸上扫来时,顿时感觉到任宗刚才所言是对自己工作的怀疑,当即信誓旦旦地说道,“任宗夸大其词,事实上如今的盗贼已是十去七八,这天下哪有那么乱?老臣提议,可以把打造龙舟提上日程。”
杨广点了点头,不是因为宇文述说起剿灭了十之七八乱贼的事,而是因为他的最后一句话。
苏威看着宇文述如此明目张胆地指鹿为马,当即愤愤而出,不阴不阳地说道,“当日盗贼只是占据长白山,如今却已尽在汜水了。”
苏威所指,自然是瓦岗寨乱贼的迫近了,杨广听了,却大不以为然。
同一时间,临沧城苏游的客厅中,苏游宴请了李密王伯当以及彭声张龙赵虎等十余人,正在进行着新年的第一次聚餐。
待酒过三巡之后,苏游看着满堂众将,心中也极为开心,笑着说道,“如今南中的局势已经基本稳定了下来,我刚听说镇西将军已向西南方征服了骠国和户卢没;西爨的领地,已经大过南中了。。。。。。”
骠国和户卢没与他们西面的夫甘都卢以及掸国,共同组成了后世的缅甸;也就是说,爨国昭这小半年占领的领地,已经超过了后世缅甸国土的一半。
“只要父亲一声令下,咱们沿江而下,用两个月的时间占领下游的堕落钵林、真腊和扶南,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苏云帆听着苏游的忧虑,当即笑着应和道。
事实上,苏云帆和吕笙在前几年间便已沿着澜沧江进入过湄公河了,他们甚至在金三角地带建立起了秘密的转运站,至于画有湄公河沿岸的地图,更不是话下。
李密自从来到南中以后,以无上的求知欲学习了南中现有的知识,自然也见过苏云帆和吕笙等人绘制出来的地图。
此时听了苏云帆之言,李密当即附和着点了点头,“只要等到夏季山洪暴发,咱们的战船就能进入湄公河了,到时候只要咱们的火炮一响,这些小国便只有投降的份了。”
李密的说法,也是苏游一直制定的方案,他之所以这么说,也是因为早前在《东都新闻》上看到过苏游与杨瑓一齐用军事演习在涿郡震慑过外国使节的报道。
用大炮去征服处于青铜时代的老挝泰国和柬埔寨,显然没有很么悬念;但在此之前,先要让他们明白火炮的威力,这样才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苏游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当然不会为了节省几百发炮弹而让人上去拼命。
不过,东南亚的天气,显然不是苏游所喜欢的。
“哎,还有等到半年之后才能出发。。。。。。”苏游摇了摇头,他此时的急切与杨广下江都一样,只是他们的听众显然不一样。
中原朝堂中的人听说杨广要下江南时,一个个恨不得拼死了阻止他,最后却只能噤若寒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