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部分(第1/4 页)
“得,我还是去给横波添堵吧。”张鼎这么想着,便对元采薇道,“我正要找横波商议事情呢,你还要看地图吗?要不你自己看去?”
元采薇自然知道苏游此时做什么,遂幽怨地说道,“我听说苏横波正在说书呢,原本是来叫你一起去听的。”
张鼎原本是想躲开元采薇的,此时最想做的当然是到甲板上找一个无人的角落看月亮,可刚才明明说要找苏游的。。。。。。
张鼎无奈地开口,“走吧,同去同去。”
两人一前以后地走向了苏游的舱室,此时苏游正与众人围坐在火盆前,似是口沫横飞地说道,
“操笑曰,‘云长天下义士,恨吾福薄,不得相留。锦袍一领,略表寸心。’令一将下马,双手捧袍过来。云长恐有他变,不敢下马,用青龙刀尖挑锦袍披于身上,勒马回头称谢曰,‘蒙丞相赐袍,异日更得相会。’遂下桥望北而去。许褚曰,‘此人无礼太甚,何不擒之?’操曰,‘彼一人一骑,吾数十余人,安得不疑?吾言既出,不可追也。’。。。。。。。”
苏游此时所说情节,正是《三国演义》的第二十七回,“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
张鼎和元采薇,两人倚在门边听着苏游口沫横飞地说着关羽护送二嫂一路打脸的故事,一时竟不由得痴了,倒是元采薇的侍女急得跟什么似的,她原本是想更接近苏游一点以便听得更清晰,可门口有两个有钳的任性货霸着道,实在是太不和谐了。。。。。。。
万般无奈之下,侍女只好使用了必杀技,假咳——“咳。。。。。。”
苏游听到门外传来的咳嗽声,这才发现张鼎和元采薇尴尬地站在门边,于是停下了说书,八卦地问道,“大哥,你们两人怎么来了。。。。。。”
好像他们此刻原本应该在某个不见光的地方做那见不得人的事似的。
张鼎一头黑线,却不得不开口避开这个尴尬的问题,“横波刚才说的是什么内容,很带感的样子,那个关云长,是后汉时蜀国的汉寿亭侯吧?”
苏游起身招呼张鼎和元采薇入座后,这才解释道,“大哥猜得没错,我这故事改编自《后汉书》,说的是黄巾之乱后的故事,叫做《三国演义》,刚才说的一段,名为‘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
“这美髯公就是关云长?他何时变得这么厉害了?”张鼎毕竟是读过几页史书的人,故意歪曲的历史故事显然骗不了他。
“这个。。。。。。我说的只是评书嘛,要的就是带感,说的故事恨不得就是你瞪我一眼我就喷你一脸,你骂我一句我就杀你全家。听故事千万别认真,认真你就输了。。。。。。。”
“这。。。。。。好吧,你继续。”张鼎想不到苏游还有这么任性的一面,他原本有许多话想说,此时也只能作罢了。
309荒凉之地
船上的时间,却也过得飞快,苏游等人到得琴岛时,也不过只用了七八日光阴罢了。
琴岛便是后世的青岛,但此时无论是崂山,或是后来的青岛市区,都还是树木丛生,一片荒凉。
苏游的船队缓缓地驶入后世的胶州湾。
看着眼前荒芜之景,使得苏游对自己早前信心满满的计划不自觉地产生了动摇,“在这种地方建立中转站,真的有必要吗?”这个想法,同样缭绕于吕忠肃王伯当等一干人的心头;
若是换一个思路,如果在此造船的话,倒似乎不愁没有可用的大树。
“你确定要在这修建码头?真要这样的话,我倒有些庆幸你们当初没吸收我进七海商社了。”得知船只靠岸的缘由,元采薇有些肆无忌惮地对苏游笑了起来。
吕忠肃等人对苏游的规划有想法,但毕竟是跟着苏游干的,所以有些忠言也是难于启齿,但元采薇显然没有这个不用担心苏游给她穿小鞋。
张鼎虽然对经商没什么头脑,但对于苏游的这个昏着也同样的不理解,所以元采薇的话尽管有些难听,他也并没有因此出言呵斥。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行了,我这就打算下船了,祝你们一帆风顺。”苏游对元采薇的嘲笑还是有些不舒服的,可让自己与这十五六岁的小姑娘置气,又觉得犯不上。
张鼎见苏游说毋庸质疑,知道劝也无用,况且苏游原本就是拿着天子剑来办差的,谁知他有什么秘密任务?于是摇了摇头道,“这个海湾的战略地位倒似乎比杭州湾还好,你看,如果在这两边装上几辆投石机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