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1/4 页)
今天,她一页页翻看他毕业几年来不多的几篇文章。她回忆起,在决定天真的去爱,却又觉得被敷衍后的不久,她就去了杭州。他知道后,把跟她有关的东西删得干干净净。想起这些,她忍不住笑了起来,笑得整个生命都空了。“昨日像得到,迟来无归路”?
姐姐说,外面苦,就回来吧,在重庆,至少有吃有喝有住点。今年除夕之夜,中华大地再次礼炮齐鸣,她就23了,如果没有奇迹,她将留在重庆,也终于肯认命。
干一行恨一行
干什么都有代价,吃什么都有条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觉得事事不如意,那么在抱怨环境的同时,是不是也需要反省一下自己呢?
当我第一次听到“跳槽”的说法,着实吃了一惊。尽管不过是一个形象的说法而已,但一想到在槽枥之间跳来跳去……好端端的一个“人才”,怎么把自己形容为畜牲呢?
市场经济初澜乍起的时候,有一种颇为时髦的说法,叫做“一生至少要跳五次槽”,否则就不配称人才。受这种观念的影响,不少人卷入大跳其槽的行列当中。别说一生,便是不到一年,已跳了好几回。其中跳成人才的固然不乏其人,而跳来跳去终于将自己跳成一个跳梁小丑的,似乎也不在少数。
人才的成长有赖于一定的环境条件,这是不言而喻的,也是不少人频繁跳槽的原因之一。俗话说,人挪活,树挪死;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问题在于,并非什么人都能挪活,也不是哪位爷都有人留。人才的成长与跳槽次数的多少不能说毫无关系,但实在没有多少必然联系。一辈子固守在一个岗位,成绩卓著、令人敬佩的,大有人在。而始终处在变动不居之中,干嘛嘛行、吃嘛嘛香的,也不是凤毛麟角。一跳就活的,容易被人渲染,四处流传;一跳就死的,自己都懒得再提。一则调查显示,有近三分之二的跳槽者对新工作更不满意。而碍于“好马不吃回头草”的观念局限,或者限于原单位的愤然拒绝,他们没有机会改正自己的错误选择,只能继续跳下去。跳来跳去,少女跳成了少妇,少妇跳成了老妇,终于一事无成,黯然而退。
说心里话,我对跳来跳去的朋友是心怀同情的。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是推崇稳定的。谁不想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一个稳定发展的事业呢?但凡到了“非跳不可”的地步,一定是有“非跳不可”的原因。那原因,不是外在环境的不能容忍,便是内在心理的不能超越,谁无缘无故跳着玩呢?
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期望目标不同,心理承受能力自然也不同。一叶扁舟很难承受大海的波涛,万吨巨轮也不便在池塘里起航。搞清楚“我是谁,我要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怎样去干”,从而选准属于自己的生活坐标、工作岗位,那是成功的基本条件。遗憾的是,很多人终其一生,也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港湾。而在很多情况下,他们是在“志存高远”的名义下,把目标定在了他们力所不及的位置上,这就不免有些悲剧的意味。
在很多情况下,客观环境的改变是缓慢的。一个明智而入世的人,不会天真到指望环境来适应自己( 尽管从更积极的意义上讲,环境也应该适应个人、为个人创造条件)。生活中的确有那么一种人,他们自恃甚高,从来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领导自然是“压抑人才”的浑蛋,同事也是妒贤嫉能的草包,只有他阁下是卓而不群的凤凰。
这种朋友兴趣广泛、热情很高。他们对什么都喜欢,但喜欢什么都是“五分钟热度”。没干的工作总是魅力无穷,一干之后必然索然无味。当记者舞文弄墨,他们觉得挺好,但一干之下,方知焚膏继晷、呕心沥血,实在不是人干的活儿;做买卖似乎也不错,大把挣钱,大把花钱,何等潇洒,但商场如战场,尔虞我诈、你死我活,比爬格子还险恶,不干也罢;歌星神气,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苦”,太苦;球星牛气,跑跑颠颠,一边玩儿一边就发财,但太累;那么当官儿?那可是一本万利的营生,但一入豪门深似海,今天你算计我,明天我算计你,不是搞掂别人,就是被人搞掂,还没混出模样,已因“健康原因”退出政治舞台……跳来跳去,实在找不到适合自己的那一行。没干的时候,他们什么都向往,而且专盯着成功人士的勋章和花环,就是不看人家背后的心血和汗水。他们羡慕别人的钱包,但不羡慕那些人挣钱所付出的辛苦;他们眼馋别人的成功,但不准备为自己的成功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不管多好的工作、多体面的事业,一干之下,他们就心生几分怨恨、愤恨、憎恨。因为在竞争当中,他们从来体会不到胜利的欢愉,更谈不上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