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1/4 页)
只不过那时候刘轩不过一皇子,不受重视,他爱怎样是他自己的事情,也没人在意!可如今不同,刘轩登基为帝,若说一王侯的王妃还轮不到他们插嘴的话,这皇后之事可事关皇室传承,甚至还关系到朝堂势力变化,由不得他们不着急,所以刘轩一登基,众人立刻意识到这事的重要,急忙忙议论起来。
这具体得出什么结论,张让也没打听到,不过刘轩一在德阳殿中见到群臣,都没说上几句话,群臣立刻就将话题转到了这选妃立后的事情上去了。
“此事事关皇室血脉传承,陛下须得早做决断!”
这番话似乎是为他们刘家好,可是随后一句就暴露出来其真实意图了:“郑侍郎有女甚贤,可入宫为妃……”
刘轩高坐帝位,神色不变,旁边张让则凑近低声道:“郑侍郎就是郑泰,原在大将军帐下辅政,这次应当是原大将军一系之谋划,欲荐女为妃,以稳自身权势。”
点了点头,心中暗喜:“这张让的确没有救错,有此人在旁,这朝堂中的势力倒是清楚了许多!”
刘轩一直低调行事,而带来的后果就是他对这朝堂之上很是陌生,眼下他就只知道董卓自成一系,而且权柄最重。
还有一帮子老臣虽然忠于汉室,但其中也有区别——王允、杨彪等人就很重视自己的利益,他们在自己的利益有保障下才会为天子尽忠;而皇甫嵩、朱儁则是那种国家利益大于一切的忠臣。
除此之外,什么大将军的遗留派,还有原本就与大将军不对眼派,还有两头不参合的中立派以及哪边强势就往哪边倒的墙头草派。
这些事情刘轩一概不清楚,但张让却是门清,有他在旁边伺候着,刘轩也可以尽快摸清楚朝中局势,确定哪些人可以拉拢,哪些人必须清除出朝堂中去。
“你可听说过郑泰之女?”
张让寻思了下,立刻就道:“素有贤名,不过却不曾听说过有什么貌美的流言传出!”
刘轩点了点头,不说什么,底下进言之人见皇帝不答,也知道皇帝对他的提议没兴趣,不过还犹自不放弃:“此事事关汉室兴亡、江山社稷,还望陛下慎而重之!”
“这群家伙如今时节就懂得用江山社稷压人了?”
心中暗骂了几句,刘轩又见好几人进言,都说的是立后选妃的事情,推荐的人也五花八门,可仔细一分析立刻就发现,这些人推荐的女子都是同派系或者交好之人的女儿,这种女子就算真送进宫来,刘轩瞧着也不会顺心。
瞧了一圈,突然眼光一亮,开口道:“闻蔡伯喈家有女甚贤,且颇具才名,吾素有所闻,当可为正宫皇后。”
此言一出,满堂诸公齐齐转头,全都望向一直不出声在那里装雕塑的尚书蔡邕。
P。S:以蔡家妹子之名召唤,砸向我吧,推荐票!
第24章一舍一得
蔡邕蔡伯喈,素有名望,尤其是在士人之间,蔡邕的大名谁人不晓?可以说是当今天下知名的大儒之一。
只是最近蔡邕的日子并不好过,因为他的名望,使得掌握了权柄,希望拉拢天下人心的董卓对其特别的看重。
三日三迁其职就可以得知这位新近权臣多么的重视蔡邕!
奈何这种重视并不是什么好事,董卓虽然才掌控朝堂,还没来得及做出太多的事情,但朝中诸公哪个不是人精一般的人物?谁瞧不出董卓究竟是什么货色:这就是又一个妄图掌握汉王朝大权的野心家,而且他比何进更加肆无忌惮,为了彰显权威,甚至将登基不过半年的皇帝给废去,扶持梁王登基称帝。
蔡邕得董卓这般看重,他就算再有名望,也被动的被打上了董卓一党的标签,就算他们看在蔡邕不是自愿的情况下能够不说什么,但不代表他们能够继续如往常一般对待这位当世大儒。
所以,即便朝中所有人都知道蔡邕有一个颇具才名的女儿,他们也不会将其推荐给皇帝为妃——更遑论正宫皇后?归根究底只有一个原因:蔡邕和他们已经不再是一路人。
刘轩高坐其上,冷眼瞧着诸公神态,心中冷笑:“既然要本人选妃,那自然得选个顺眼的……蔡文姬长的什么模样我的确不知道,不过总比那些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的路人龙套来的好,好歹也算是历史知名人物!”
等到众人回过神,纷纷转头看向刚刚登基的刘轩,这时候他们才想起来应该说点什么,可是王允却发现,适才刘轩所用的并非是疑问,比如询问诸位以为如何或者说觉得怎样?,而是用‘可为正宫皇后’这样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