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页)
佛,但是对神灵还是很恭敬的,两人正要进去,忽然一个僧人过来,说道:
“二位施主,要礼佛上香,小僧深感我佛无量,但还请留下些许功德钱,小僧将奉上我们的几样礼品。”
许少卿跟翟聪颖明白,这是要钱,而且他们看到进香的人虽少,但是进门前都向外面大香炉下的一个“功德桶”里投了钱,而且五十元一百元不等。估计出来的时候,能送给自己什么经书或者大师开光的念珠之类的纪念品。
可是翟聪颖不干了,她认为出家之人,怎么能这么重利呢?铁了心地不打算给钱非要上香,可是那个僧人死活不让,而且周围还有四五个僧人要上前帮着拦着翟聪颖。可能对方也觉得翟聪颖是个有文化的人,而且是个女人,所以也不敢太造次,但是就是不让进殿,正在这僵持之际,秦箫跟孟凡赶到了。
秦箫自然觉得和尚要钱就像**立牌坊一样,实在滑稽,但他也不去直接支援许少卿和翟聪颖,而是假装不认识他俩,直接跟那个和尚说:
“请问师傅,这诵经礼佛是不是有条件?”
“没条件,凡是信我佛的人,都可以。”那和尚道。
“你也可以?”秦箫说道。
只见那和尚单手置于胸前行了一礼道:
“这是自然,我也信佛。”
秦箫其实这时已经差点笑出声来,他不紧不慢地说:
“那么这么吧,咱们都是礼佛之人,谁能去上香自然佛祖说了算,咱们让佛祖评判,要不你给我背背《楞严经》吧,我给你起个头。”
此时,大殿前已经有很多善男信女停步观看,只见秦箫想了想,面对着大殿的方向,双手合十,恭敬地行了一礼,道:
“‘世尊!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亦在佛面。我今观此浮根四尘,只在我面。如是识心,实居身内。’师傅,您请。”秦箫示意那和尚接着往下背。
其实秦箫别有用心,虽然只是开头,但是他故意拿出《楞严经》第一卷里面阿难问佛祖的话。其意思虽不能深解,但也能看出,这是说,佛祖,时间内心都是藏在身体之内,难以看清,异心各不相同,即时您伟岸的身体光辉四射,我也是“浮根四尘”在心里面。这明显是在拿经文嘲讽这个和尚。
只见那个和尚哑口无言,不知所措。秦箫接着背到:
“‘佛告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观只陀林今何所在。世尊,此大重阁清净讲堂,在给孤园。今只陀林实在堂外。阿难,汝今堂中先何所见。世尊,我在堂中先见如来。次观大众。如是外望,方瞩林园。阿难,汝瞩林园,因何有见。世尊,此大讲堂,户牖开豁。故我在堂得远瞻见’。”
这段意思是佛祖与阿难的对话,阿难如实告诉佛祖的见闻,说自己殿外的一切清晰明了,没有遗漏。秦箫接着往下背: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身在讲堂,户牖开豁,远瞩林园。亦有众生在此堂中,不见如来,见堂外者。阿难答言。世尊,在堂不见如来,能见林泉,无有是处。阿难,汝亦如是。汝之心灵一切明了。若汝现前所明了心实在身内,尔时先合了知内身。颇有众生,先见身中,后观外物,纵不能见心肝脾胃,爪生发长,筋转脉摇,诚合明了,如何不知,必不内知,云何知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秦箫在背这段的时候,故意看着这个和尚,经文中的大意是说,佛祖告诉阿难,你就是大殿里的“众生”,看不见如来,却只看得见殿外的花花草草和各色人物,你的想法太明显了,你应该先发现内心,看清自己的“心肝脾胃,爪生发长,筋转脉摇”,这些你都看不到,怎么了解自己的内心?不能了解自己的内心,怎么了解外物?(“如何不知,必不内知,云何知外?”)其实他是在嘲讽这个和尚,自己都做不到礼佛,还要求别人做什么功德?
这个时候,旁边看热闹的人都鼓掌叫好,许少卿和翟聪颖也是兴奋不已,连碰巧赶过来的平时和秦箫水火不相容的苏小曼几个都鼓起掌来喝彩。秦箫接着得理不饶人道:
“要不师傅您被一下“心经”也可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他正要再起个头,继续挖苦那个面脸通红,无地自容,正不知所措的僧人时,大殿上一个苍老但是很清晰的声音说道:
“好一个道行高深的小友,好一张伶俐挖苦的口舌!”
只见一位鹤发童颜,和蔼但是难掩惊喜表情的老和尚出门下了台阶,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