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宋元明清的人文特点 > 第11部分

第11部分(第2/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卢丹妮邓佳哲末世:囤女神,系统百倍返现全球灾变:开局建设神级战车初之心盛霆烨长夜尽头周铮穿越成太子的小说傅啾啾穿越小说领先人类一千年原神之旅行者在漫威让你练短跑,你破了世界纪录?在古代逆流而上的日子精灵之我是农场主穿书后我成了小拖油瓶顾总太太把你拉黑了乔若星顾景琰从学霸开始迈向星辰大海大唐贵婿模板奥尼尔,美女都是我的充电宝王者:是个英雄就超标,别太离谱世界杯:我把C罗喂吐了末日:我真不是土匪

放的,而且这也是得到全社会认可的。所以在这种社会共识的婚姻标准面前,王文举和张倩女两个人也都没什么可说的。于是王文举为了争取自己的婚姻,毅然决定上京赶考,不混出个人样,决不回来娶老婆。

要说时代不同了,女孩子的心思也不一样。

西汉司马相如告别卓文君去求取功名的时候,卓文君的嘱咐是,求得功名固然是好事,若求不得,也没什么,及早回家过幸福日子才是正理儿。也就是说,卓文君重点考虑的倒是老公考不上的情况。

可这个张倩女不一样,她认定王文举的知识储备应付个科举考试什么的绝没有问题,问题是考上了之后怎么办? 。 想看书来

8 但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2)

当时中了进士的士子,立即身价百倍,京城的各大家族为了家族的长远利益考虑,也都喜欢与这些官场新势力结亲,以保证补充家族的新鲜血液。而男人们这时候春风得意,因为得意,也就会得意忘形,什么抛妻离子,什么另结新欢啊,总之在这种世俗风气下,很多婚恋悲剧便会“应运而生”。像前面我们讲过的陈世美,《琵琶记》里的蔡伯喈,都是这样的。

所以张倩女考虑的重点是你王文举中举后,会不会把我给抛弃。况且我母亲本来就不认这门亲事,那么指腹为婚对王文举来说也就不存在任何约束力了,两个人在张家的屋檐下是一见倾心、两相情愿的,可王文举到了京城之后呢?再中了举之后呢?“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家里的世界很无奈”,这男人离开了家的束缚,保不定会做出什么事来。况且王文举离开了张家,那就算是根本没有家了,这样的男人能不被花花世界所迷惑吗?怎么能保证他就只记得你张倩女呢?

张倩女这样想,越想就越担心,所以她送别王文举的时候,在嘘寒问暖之外,最重要的话题就是“哥哥,你若得了官时,是必休别接了丝鞭者!”因为是折柳送别,所以这里说“别接了丝鞭者”就是不要另结新欢的意思。

王文举一听这话,和所有的男人一样,立即赌咒发誓,说我怎么会那样呢?绝不可能。

即使这样,在送别的最后时刻,张倩女还是唱到:“杯中酒和泪酌,心间事对伊道,似长亭折柳赠柔条。哥哥,你休有上梢没下梢。从今虚度可怜宵,奈离愁不了!”这几句听上去没头没脑,好端端流下泪来,听上去只是凄楚哀怨,但关键是那句“你休有上梢没下梢”的埋怨,其中的意思还是对王文举进京后生活作风的担心。

有人会说,这张倩女的表现是不是太小心眼儿了。人家王文举还没跟你结婚呢,就是结婚了,你没证据也不能乱说话呀。要说这王文举此前的表现一直都不错,也没见有过什么花心、浪子的不良记录,就算将来有这个可能,那法律还要讲个“无罪推定”呢,你没证据怎么能一个劲儿地猜疑他呢?

其实我觉得越是这样说,越能表现出张倩女对这段感情的依赖。由于元代戏曲表现特点的局限,郑光祖并没有像《西厢记》那样把情节做到充分的演绎与展开。《西厢记》用了五本二十折的篇幅来演绎张生与崔莺莺的故事,这在元代戏曲里完全是一个特例。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只有一本四折,这个情节的演绎空间相对狭小得多,所以他也就不能像王实甫那样对人物的心理进行层层剖析式的刻画,他只能用些简洁明快的方式来对主人公的性格与心理定位,这种送别时对张倩女埋怨语气的反复强化,就是为了突出这个女主人公的用情之深、用情之真、用情之细与用情之切。所以张倩女的埋怨并不是毫没来由的。

再退一步说,即使是在现实生活中,我认为张倩女的表现也是符合女子的心理特点的,只是在封建时代,这看上去不太符合一个大家闺秀的作派而已。但封建社会的那些女子作派倒往往是不合人性的,所以张倩女这时的“妹妹送哥泪花流”的埋怨与表现反倒特别有种原生态的真实味道。

于是,张倩女这种在情感上的独特个性在故事的结尾处又得到了强化。

说王文举一去京城已一载,自从王文举走后,张倩女就病倒了。这一年里,病总也不见好,晚上老是做梦,老是梦见王文举,要不是得官回来娶自己了,要不就是得官之后娶别人了,弄得张倩女老是疑神疑鬼,心神不宁。那时候交通也不方便,你说发个短信问问情况吧,可惜又没手机;你说发个电报催促一下吧,可惜发明电报的莫尔斯还没出生。结果请人捎封信去京城,结果这人大概也是个不称职的邮递员,信根本就没送到,所以自打王文举走后,便音信皆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异世天然呆王妃十八岁,爱无处不在浮华一生沙丘情锁迷糊小医女带着农场逍遥古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