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第3/4 页)
第1军参谋长后,即让伪山西省长苏体仁找人给阎锡山送信。苏体仁先派阎锡山的族侄阎宜亭(名志义)携板垣征四郎的亲笔信,前往晋西。在阎宜亭还未返回太原之前,又派汉奸白太冲(孝义县白壁关村人,曾任汾阳、孝义游击支队长,1939年被俘投敌),偕同日本特务小林高安,到孝义县兑九峪,通过伪“兴亚黄军”司令蔡雄飞(阎军第68师副师长,1939年被俘投敌)的介绍,与驻隰县大麦郊的阎军警卫军(又称暂1军)军长傅存怀接洽。然后通过傅的安排,秘密前往克难坡会晤阎锡山。
阎锡山此时因发动“十二月事变”,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对于日军主动前来联络,自然欣喜,复信田中隆吉和苏体仁,表示“愿与日军合作,共同‘剿共’,安定山西治安”。从此,白太冲便一直往来于太原与克难坡之间。
日军经白太冲打开了与阎锡山往来的大门,便又派宪兵队便衣特务大矢正春,由翻译前田(朝鲜人)陪同,以投降为名,冒险前往克难坡见阎劝降。阎因大矢地位不高,未予接见,而令将大矢等送交距克难坡10余里的宪兵司令部优待看管。然后,又令宪兵司令李润发将大矢、前田及日俘小林一雄送交赵承绶司令部,让赵“派妥人秘密送太原交还日军,表示我们对日方的‘友好’,争取日方对我们的谅解。” 于是,赵承绶便派运输大队长阎立人(阎锡山的族孙)将大矢3人送交太原日军司令部。田中隆吉亲自接见阎立人,对阎锡山送还日人表示感谢,特送给阎立人伪联币1000元,让给赵承绶捎信说:“日军愿与山西军合作,协力‘剿共’,恢复山西的政权。承送还俘获日人两名,足见阎长官诚意,希两军亲善关系,日益增进。”
不久,大矢又持田中隆吉之信,再次到隰县赵承绶司令部,要求见阎锡山。赵向阎请示,阎恐惹出风声,未让大矢去克难坡。赵派专人将信送交阎,阎以赵承绶名义复函田中。并且阎锡山还派其机要处副处长刘迪吉随大矢到太原,探听日军的诚意。刘到太原后,经阎宜亭介绍,受到苏体仁的特别接待,苏还从北平请回梁上椿,共同商议如何促进日、阎关系的问题。经苏体仁、梁上椿的穿针引线,阎锡山便逐步同日军勾搭起来。。 最好的txt下载网
二、与日勾搭(2)
6月间,日、阎双方在太原秘密订立一项军事“换防”协定:日军先将灵石境内的双池镇据点,交给阎军驻防。为了遮人耳目,阎锡山令骑兵第1军军长温怀光,速派一部兵力连夜出发,以“佯攻”的方式,占领双池镇。 温怀光即令骑兵第1师师长赵瑞率一个团的人马,向双池镇急进,并朝天开枪开炮10多分钟,见日军早已退去,乃进入镇内。
7月间,阎锡山又令王靖国派其副官刘宗康和二战区长官部参议张仲孚一同前往太原,会见驻太原日军参谋长筱塚和参谋小林。筱塚代表日军提出一个“合作草案”,内称:“阎属第7集团军赵承绶部驻崞县、原平一带;第8集团军孙楚驻临汾、运城一带;第13集团军王靖国部驻阳泉、娘子关一带。阎锡山的长官部驻太原;如果阎本人愿到北平就任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职务,更为欢迎;太原长官部则由杨爱源主持。”
这个“草案”由张仲孚带回克难坡,交阎锡山考虑答复。阎锡山认为这个“草案”纯属一纸空文,并没有实质性的利益,于是向日军提出必须先帮助他充实力量,然后再具体协商“驻防问题”。但是,日军对阎锡山的要求,不肯明确答复。
正在这时,日军兵务局局长田中隆吉到达太原,授意驻太原日军:“只要阎锡山肯投降,要什么就答应给什么,暂时不必斤斤计较条件。” 因为,这时日本大本营正在筹划发动太平洋战争,企图早日解决中国问题。“为此,必须努力摧毁敌人继续战斗的意志,同时为适应情况的变化,迅速加强对第三国的战备。”“为了促使抗日势力衰亡,应加强对中国全境的谋略工作”。阎锡山自然是日军所谓“谋略工作”首先猎取的重点对象。
这样,经交涉日阎双方开始进行较高层次的接触。11月中旬,阎锡山派赵承绶到孝义县白壁关,与日军山西派遣军(第1军)参谋长楠山秀吉进行了秘密会谈。
之前,阎锡山把赵承绶叫到办公室,进行了一次长谈。据赵承绶日后回忆,阎对他说:
目前咱们的处境很不好,蒋介石要借抗战的名消灭咱们,不发给咱们足够的经费,也不给补充人员和武器,处处歧视咱们,事事和咱们为难。共产党对咱们更不好,到处打击咱们,八路军在山西各地有严密组织,把老百姓都拿过去了。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