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页)
之深,实非言语可以形容。而吴将军之英俊豪爽,肝胆照人,料事之确,谋事之忠,在娘子关之短短一会,在我的心目中永远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遗憾的是,山西民军当时力量薄弱,未能乘乱增兵进占石家庄,扼京汉路而阻袁世凯北上,进而再图攻取北京。昙花一现的燕晋联军就此结束,进军北京的雄图大略也随之放弃了。
三、组织燕晋联军 借文祭英烈
1912年元旦,南京临时政府成立。3月7日颁布了《大总统抚吴、张、周三烈士令》。文曰:
据陆军部呈称:“窃维荡涤中原,肇建民国,为先祖复累世之仇,为后人造无穷之福,实赴义先烈捐躯洒血,以有今日。起义以来,效命疆场,碎身沙漠,若将若士,更仆难数。而吴禄贞、张世膺、周维桢三氏者,为同胞惨死,尤最凄怆,宜先抚恤者也。爰采各国抚遗恤亡之例,定抚恤章程:凡此起义诸将士兵卒,或遇害于行伍,或遭凶于暗昧,均按其等级高下,呈请赐予一时恤金及遗族恤金,以酬忠烈,而励将来。查吴禄贞应照大将军例,赐一时恤金一千五百元,遗族每年恤金八百元;张世膺照先右将军例,赐一时恤金一千一百元,遗族每年恤金六百元;周维桢照大都尉赐一时恤金九百元,遗族每年恤金五百元。拟请从酌准赐予三氏恤金,以为我共和开国报功酬庸之先表,宣示天下,以不负忠烈之意。为此呈请查核,伏乞照准施行”等情前来。查民国新成,宜有彰勋之典。吴、张、周三氏,当义师甫起之日,即阴图大举,绝彼南下之援,以张北伐之势。事机甫熟,遽毙凶刃,叠被重伤,身首异处,死事至惨,而抚恤之典尚尔缺如。该部所称,实属深明大体,应准如所请。此令。
3月14日,黄兴在上海张园召开了追悼吴禄贞烈士大会。会上宣读了孙中山的祭文:
荆山楚水,磅礴精英,代有伟人,振我汉声。
觥觥吴公,盖世之杰,雄图不展,捐躯殉国。
昔在东海,谈笑相逢,倡义江淮,建牙大通。
契阔十年,关山万里,提兵燕蓟,壮心未已。
滦州大计,石庄联军,将犁虏廷,建不世勋。
猰貐磨牙,蜂虿肆毒,人之云亡,百世莫赎。
在太原,1912年山西当局派员到娘子关将吴禄贞烈士等灵柩迎至太原,并请家属到并为之易棺改殓,召开追悼大会。又派员在石家庄车站附近,修治墓地,建造专祠,于1913年11月7日烈士遇难二周年之日,举行了安葬典礼,并树碑纪念。山西晋城郭象升(字可阶)以阎锡山之名义,撰写了《故燕晋联军大将军吴公之碑》,其文(见《郭允叔文抄》卷下)曰:
呜呼!自民军建义以来,天下雄骏奇男子,断 陷胸,以殉其夙昔所抱之义者多矣,其成败或局于一隅,其得失或待乎论定;若夫举足右左,禹域大势随之为转移,虽所事不终,而声势砰辚,足以慑敌胆而夺之气;肘腋折挠,亡形成焉,如绶卿吴公者,其志事尤可悲也!
辛亥九月初八日,晋民军起,锡山被推为都督,与诸君子策攻守方略,佥曰守娘子关最急,是日移偏师驻之。事起仓促,公私赤立扫地,于守事未能善也。当是时,武汉一日战数接,南北汹汹,未有所定。公方为清六镇统制,与滦帅今归绥将军张绍曾谋举义河朔,留滦军中久之,而清廷以公部将吴旅长鸿昌将六镇兵攻晋,辅之以旗军,惧贰也。于是参谋何遂、朱鼎勋来觇军,至乏驴岭,知晋守不固,有主速攻者,遂诡词阻之。遂以六镇军次石家庄。公至自滦军,审晋事,欲只身入京,有所要请。公客周维桢、张世膺曰,公在滦所图者何事?清廷宁不闻之,是入虎穴也。乃止行,而使周维桢来议联军事。锡山与维桢约:吴公果助义师者,当檄旗军攻固关,晋击其前,公击其后;旗军歼,燕晋联军之事,乃可言也。维桢以报公。公允之,而诡以招抚晋军入告。清廷因疑公不诚,然卒授公巡抚,冀可以爵饵,而公划策覆清益急。会清南征军军火过石家庄,公挥部下径留之,复草疏请正汉口军焚杀之罪,意将坐以困清也。锡山使参谋仇亮促进兵,又以电话谐之曰:“公为巡抚所动耶?”公遽曰:“是何言?行当至关上,与公相见,掬示方寸耳!”九月十四日,公与吴鸿昌、何遂叩关请面锡山,锡山坚持前约。公笑曰:“少须之,定不相负也!”呜呼,岂知祸变遂生于意外也哉!虽然,公死而清室已震撼不固,晋军形势既振,清南征亦狼顾惕息焉,首尾衡决,和议之说遂起。然则公之为功于民国者大矣!非特晋事赖公以无败也!
始公以世家子留学日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