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2/4 页)
的金融状态,统一货币发行,统一金融管理,使金融业向现代化迈进是有益的。然而,由各个体商号滥发纸币,变为以政权为后盾,更大规模地发行纸币,其消极因素也是不能低估的,尤其到中原大战时,为支撑阎锡山的军政活动正常运转,纸币几成滥发,无疑给人民群众带来沉重的负担和损失。
三、发展经济文化 实施筑路计划(1)
阎锡山从他所固有的经济观点出发,非常重视交通建设。他认为“交通实文明之导线”。“若交通便利,有补于人群之进化”。“交通自便,商业振兴,人民知识渐增,教育更能进步矣。”
基于上述认识,阎锡山一直将道路交通问题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以改进交通为百政之先”,在兼长山西省政后,随即便颁布了《修理道路桥梁规则》、《区长督修道路条例》等项法规,督饬各县区对所辖之区内各道路,认真进行修理,以便利交通。是为大规模修路之前奏。
1919年,鉴于“山西全省一百零五县,既无航路可通,而陆路除平定、大同原有铁路两段,仅能东达外,其余则山行者崎岖,原行者泥淖,以致转运困难,生产无由发达,人民生计所以日形艰窘。”阎锡山自兼署省长后,除“迭经饬县将所属境内道途,随时督由村民平治” 外,并进一步拟定了规模宏大的《山西全省修路计划大纲》,详细规划了全省道路。大纲将所修之路划分为省路、县路、乡路三级,宗旨为“省路省修,县路县修,乡路乡修”。其具体规划如下:
一、路线
甲、省路
一、干路
由省城北至大同,南至运城
二、支路
(1)大支五路
由祁县经过武乡、沁县、高平至晋城
由忻县经过定襄至五台
由崞县、原平经过宁武、神池、五寨至保德
由新绛经过稷山至河津
由运城经过解县至永济
(2)小支六路
由太谷经过榆社至辽县
由阳曲经过岚县至兴县
由霍县经过隰县至永和、大宁
由临汾经过乡宁至吉县
由闻喜经过绛县至垣曲
由宁武经过朔县至平鲁
(3)大支兼小支者二路
由太谷经过清源、文水至汾阳为大支
再由汾阳至中阳、离石为小支
由代县至繁峙为大支
再由繁峙至灵邱、广灵为小支
乙、县路
由此县治城通至彼县治城之官路
丙、乡路
县境四乡通行之路
二、路费
省路用费由省筹集
县路用费由各县协筹
乡路由各村于农暇时拨工修治
三、督修人员
省路由省设路工总局督修
县路由各县分派正绅督修
乡路由区长督同村街长副督修
四、期限
省路限期六年,前三年修干路,后三年修支路,自民国九年 一月开工,六年内告成
县路乡路与省支路同时修筑
关于道路修筑之方法和施工之程序,阎锡山在上报北洋政府的呈文里作了详细的说明。呈文说,“所分之路线,相度地势以定修筑之方法。南北干路为全省动脉,运载繁重,途辙易坏,必须提高路身,略施碾压,以利交通,而图永久。大支路既皆通行各种无轨车辆,亦应路高于地,测其平颇以施工作。惟由祁县至晋城一路,旧日通行小车,虽不能容大车之行,然较山区骡路尚宽,故特定为窄轨车路。小支路多属山险,驼骡往来较车便捷,若遇盛夏雨多,严冬雪冻,险阻堪虞,路身亦应展宽,无碍并行。均拟就旧有途径测量兴修,不适用者另辟新路。其有山涧沟渠一律建筑桥梁、涵洞,庶无冲毁阻塞之虞。至于施工之程序,先就干路分段修筑,由省南至平遥为一段,由平遥至临汾为一段,由临汾至运城为一段;由省北至忻县为一段,由忻县至代县为一段,由代县至大同为一段。按段兴工,干路工竣次及支路”。
三、发展经济文化 实施筑路计划(2)
为保证上述计划得以实施,特在省城设立专门机构——路工总局,负责监督工程,通筹全路事宜;在各分段设路工分局,分别负督修各该路之各项事宜。
“修路计划”于是年11月6日,以省长阎锡山的名义作为呈文,上报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