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第2/4 页)
日,周恩来特地从延安给阎锡山写了一封亲笔信,由八路军驻秋林办事处主任王世英亲手转交,奉劝阎锡山勿信奸人拨弄,继续团结抗战。,周恩来的亲笔信,解放后从阎锡山档案里发现,完整无损:
百川先生赐鉴:
年前因臂伤出国,未遑趋候。比治愈归来,复因委座电催南下,而先生亦已东行(阎于4月间由秋林移驻晋西克难坡——引者注),更不克及时晋谒,歉憾殊深。“举国抗战,瞬达三载,华北苦撑,赖先生维护其间,得有今日,不幸晋中新旧之争(指十二月事变——引者注),竟造成骑虎之势。来于远道闻之,已感至痛,归后得悉梗概,深觉此种亲痛仇快之事,必有奸人播弄其间,故欲使先生多年心血所造成之抗战力量归于瓦解而后快意者。”诚以八路与新军之合作,恩来在太原与先生计划战地动委会时,即有定议。临汾失守后,八路助新军发展游击,恢复失邑,成绩昭然,而全国亦咸以敌后模范归功先生,乃奸人见忌,故抨新军于外,以毁先生之长城,来实为我山西之模范抗日阵线痛惜不置。痛定思痛,度先生必有同感。此间同志,对山西之团结,夙所关怀,苟先生对团结有进一步办法,来等无不愿尽绵薄,以挽危局,以利抗战。夫唇齿相依,患难与共,处今之世,惟先生能熟察之也。
披诚直达,敬希明鉴。顺颂道安!
周恩来启
五月九日于延安
周恩来的信深明大义,既委婉地批评了阎破坏团结的行径,又谦和地表明了我党严正而诚恳的态度,对于缓和“十二月事变”以来阎锡山与*的对立情绪,继续维持*关系,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处理“十二月事变”中,由于*中央高瞻远瞩,一方面有力地回击了旧军的进攻,教训了阎锡山;另一方面,又从民族利益和抗日的大局出发,从维护统一战线根本原则出发,主动与阎求得团结,致使以后当蒋介石发动第二次*高潮时,阎锡山未敢充当*的急先锋,而是保持了中立的态度。
一、“克难”求存(1)
“克难运动”
阎锡山在陕西秋林期间,虽然静无战事,但是,总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秋林属第一战区胡宗南管辖区)。
1940年春,阎锡山决定将第二战区司令部和山西省政府迁回山西,并选定吉县西北壶口东岸之南村坡为新的行营所在地。他说:“二战区就是我们的生死之地,我们离开此地,那里还能容我们存在?所以,我们决定打回老家去,回到南村坡,坡下喝一口山泉水也是咱山西的!” 一种背井离乡,渴望回到家乡的情感,自然流露出来。
为此,他派副官处科长律焕德(字子明,山西临汾人)勘察地形,挖、修窑洞,安置办公室及宿舍等。
一切安排妥当后,5月8日,阎锡山率部分随从离开秋林,在桑柏小住数日后,东渡黄河,进驻吉县西北的南村坡。
5月的晋南已是一片春色,年近花甲的阎锡山深为家乡山水所吸引,仿佛久别而返故乡一样,高兴地对属下说:“这是我们山西的地方,这就是我们打出生路的地方。……即万一死,也以此地为最好,除此地外,想另觅一地,已不可能!”
阎锡山进驻南村坡后,当即电告蒋介石、胡宗南。蒋介石复电阎锡山说:“晋省当此复杂环境中,得兄与赵主席联袂渡河,则旌麾所指,翳障全消,军威益振,必可预卜,佩慰殊深。金融、粮食及对敌经济封锁诸端,尤为争取民心之关键,务祈烛察实情,熟究利弊,采取有效处置。”
南村坡,是一个仅有三两户农家的小山村,西濒黄河,东距吉县城60华里,坡下为黄河东岸的小船窝渡口。奔腾的黄河,由此而下,西南10余里处,即是有名的壶口大瀑布,巨流直泻,颇为壮观,涛声如雷,夜静可闻。坡南高山连绵,重峦叠嶂。这种丘陵地形,虽不便于交通,但是可以防空防炮,而且渡黄河西去极为方便。
阎锡山一向讲究吉利,因南村坡谐音“难存”坡,他认为不吉利,故改名为“克难坡”,意为克去“难存”,方能生存下去。后来他对克难作新的解释说:“有人把克难认为是咬定牙关忍受困难,这是消极的克难,而不是我所说的克难。我所说的克难,是困难来了,不仅能不躲避的忍受,更能积极的想法化为顺利。因为忍受困难,困难是仍然存在;能想法把困难化为顺利,才是真正的克服了困难。且克服不可视为仅是克服日常生活的困难,亦不是克服个人或团体的困难,这是狭义的克难。我所说的克难,是克服从抗战到复兴过程中所遭遇的一切困难。今天的困难,非能进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