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2/4 页)
往电报,万难奏功。非山西本省人身任其事,亲往主持,纠葛愈深,内部意见日兴,势将成最难解决之势。现旅沪山西同乡会要求速派专员赴晋:一、与袁得直接交涉,要求撤兵;二、得亲入山西内部调和意见,以定都督所归。俾无相争执,得以和平解决,实为急要。祈先生极力主持,从速派遣,不胜翘企待命之至。……旅沪晋人成咸欲以狄楼海为宣慰使,未知尊以为如何?
狄楼海受命为宣慰使后,提出七条意见,分电阎锡山、李盛铎、山西咨议局和国民公会,以及各报馆,认为只要采纳实行,他赴晋不赴晋,问题都可以解决。这七条意见是:
一、公恳阎都督顾全大局,力任其难,毋固言辞职;
二、安插未撤驻兵,取消河东军政分府,以定统一机关;
三、消灭咨议局。取简单方法,组织临时省议会,以一代表民意机关;
四、分拨兵械于各地方,以资镇慑;
五、调和旧日意见,急收各属人望,以期一致进行;
六、确定地方官吏,免致观望,以期政令易行;
七、速设讲演团,以期共和知识普遍人民。
对于以上意见,阎锡山十分赞同。他立即复电狄楼海:“政府爱晋,简君宣慰使,且感旦喜。条示政见,具见我公关怀桑梓,顾全大局。惟山一节,则自审才力薄弱,绝不敢肩此重寄;只以接替无人,未便遽行脱卸,切盼尊驾速旋,极力主持,倘三晋同胞早离水火,实受公赐。”
阎锡山不断提出辞卸,实际是一种谦让的表面辞藻。自转绥包以来,他曾向周维藩、孔庚提出辞称。如果说那时的辞称,是为了自请弃职,缓解清军进攻山西的势头的话,那么,在回到忻州后一连向清朝逊官李盛铎、革命党人狄楼海提出辞呈,则是别有目的的。在经历了包绥的艰辛转战和袁世凯作梗不让他回省握柄之后,他更认为实力是决定一切的。南北虽然议和,但在北方,实力仍操在袁世凯手上,作为华北战略重地的山西,袁世凯是不会轻易放手的。阎用“变通”的思维分析,深知不取得袁世凯的信任,是无法在山西立足的。他向袁的信任者李盛铎的辞呈,实际上也是向袁世凯投出的“橄榄枝”。希图通过李向袁表明,他无心率领民军与袁作对。至于他向狄楼海提出的辞呈,只不过是想以此推动狄楼海继续为他争得政治地位而已。从他此后曾接受别人建议,敦请在乡闲居的董崇仁赴京在袁世凯面前说项一事,也可看出,他并不是真心实意想放弃都督权位,拱手让与他人的。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一、还乡视事 多方折冲(2)
董崇仁,字子安,定襄人。其父清末在皇宫包揽工程,因缘时会,得以结识袁世凯,崇仁遂拜袁为师,跻身官府(具体职务不详,电报中有称董为观察的,有称董为道员的)。1897年山西商务局与英国福公司签订采矿条约,将山西矿权出卖后,盛宣怀、袁世凯见有利可图,遂由盛、袁(北洋)及山西各出银十万两,以维护矿权为名,成立同济公司。袁世凯即派董崇仁为同济公司负责人。 山西各界开展争矿运动后,福公司又与同济公司勾结,拟合办山西矿务。最后在山西人民的反对下,同归失败。阎发现董可以与袁接近,遂请董赴京一行,转达他对袁的拥护和忠顺。
另外,阎又乘定都问题,借机向袁输诚,以表示他与革命党人已不相为伍。当时,在确定建都地点问题上,革命党人与袁世凯有着尖锐的分歧。革命党人主张建都南京,因为南方革命力量较强,群众基础较好,因此孙中山在辞职咨文中提出的三个附加条件,有一条便是“临时政府设于南京”。他一再强调说:“惟临时政府地点,仍须设立南京。南京是民国开基,长此建都,好作永久纪念,不似北京地方,受历代君主的压力,害得毫无生气,此后革故鼎新,当存一番佳境。”而袁世凯则主张建都北京,因为北方是他的老巢,他的北洋军主要在北方,北京是他个人势力的中心,他绝不愿意离开这个中心,到南京去受约束。他要在北京依靠北洋军巩固他窃取到的政权,以便为所欲为。这时,各方面的人物都在表示自己的意见,革命党人支持孙中山,守旧人物支持袁世凯,阵线是分明的。阎锡山为了讨好袁世凯,不失时机地与原清政府在山西的官员李盛铎、许世英、林学咸、骆成骧、王大贞、周渤等联名发表通电,赞同建都地点“以北京为宜”,并进而分析说,“以形势论,以事实论,以对内对外论,目前自无舍北就南之理”。 这是阎第一次站在不同于革命党人的立场上发出的声明。
袁世凯在初步了解阎锡山的政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